Deepseek終端執行 手機與電腦實測 20250212
Deepseek終端執行 手機與電腦實測 20250212,DeepSeek R1 本地端 AI 測試,涵蓋手家與筆電,結果顯示手機適合 1.5B 3B,電腦則適合 8B 14B。Llama 3B 表現意外優秀,而 DeepSeek R1 有審查問題,更中立的AI模型仍待發展。
Deepseek終端執行 手機與電腦實測 20250212,DeepSeek R1 本地端 AI 測試,涵蓋手家與筆電,結果顯示手機適合 1.5B 3B,電腦則適合 8B 14B。Llama 3B 表現意外優秀,而 DeepSeek R1 有審查問題,更中立的AI模型仍待發展。
AI智能 直覺與邏輯 20250207,AI 已經不再只是依靠直覺運作,而是透過推理技術強化。探討 《拐點》第四章第五節的「黑盒子 AI」,如何在短短幾年間,透過思維鏈、Reasoning AI 等技術,轉向可解釋的推理智能,已進化為邏輯推理機器!
Deepseek R1 AI蒸餾 強到爆炸 20250131,DeepSeek R1 的蒸餾技術,讓A 模型變得更輕快,甚至可以在手機上運行。透過壓縮大模型,小模型依然保有推理能力,降低運算成本與提升效率。不僅讓 AI 普及更快,也減少對雲端的依賴,加強隱私保護。推動軟硬體的進步。
Deepseek AI言論審查爭議 20250130,DeepSeek 技術進步驚人,但言論審查也隨之浮現。它不僅會避開敏感詞,還會給出固定的官方答案,甚至引導話題走向特定方向,影響使用者認知。從刻意輸出錯誤的經濟數據,甚至誘導投資中國市場,但避談撤資困難。AI應該維持中立。
Deepseek R1 改變AI市場格局 20250127,Deepseek R1 推出以來,以極低成本、蒸餾模型、開源技術引發全球關注。然而,言論審查及潛在國家支持引發熱議。HuggingFace 的開源計劃為 AI 技術民主化提供了契機。未來的市場格局變化,值得期待與討論。
AI測MBTI Deepseek ChatGPT 20250115,最近用 ChatGPT 和 Deepseek 測 MBTI,發現不僅快速,還能深入解釋。ChatGPT 思維鏈明顯更強,能主動提供多元的解釋和更多測試,而 Deepseek 雖速度快,但在深度和互動性上稍遜一籌。
AI擬人化 與 ELIZA效應 20250107,我們探討了 AI 擬人化的起源與影響,從 ELIZA 程式到現代的 ChatGPT,說明人類如何將 AI 投射為有情感與意圖的存在。ELIZA 效應提醒我們保持理性,善用 AI 工具而非過度依賴。需警惕不過度擬人化,避免錯誤影響判斷。
GPT局限性 李飛飛-AI理解世界 20250101,《拐點》第四章探討了GPT的局限性與發展歷程,並結合李飛飛教授對AI理解世界的觀點,強調多模態技術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AI技術的挑戰與突破方向,尤其是在語言模型效能提升放緩的背景下,提出改進架構與多模態結合的未來發展策略。
DeepSeek 中國AI突圍 20241230,DeepSeek V3,一款擁有 6710 億參數的中國語言模型,以 600 萬美元低成本訓練完成,性能超越 Llama 和 ChatGPT-o1。但數據來源與內容審查引發爭議,模型中立性與安全性備受質疑。
遊戲顯示卡 為何用在AI 20241227,遊戲顯示卡為什麼適合算AI?而且在顯示卡裡面,為什麼又是輝達的顯示卡特別好?原因大致有﹔顯示卡GPU多核心運算,符合AI的基本運算、高頻寬記憶體的重要性、CUDA對AI運算的影響,成就了NVIDIA GPU的霸權。
ChatGPT 12天發表 語言模型卡關時代 20241222,ChatGPT發表會展現了多項功能更新,但反映出語言模型正面臨卡關時代。文字AI雖然在生成與推理上能力強大,但仍停留於表面理解。更新方向偏重實用性。未來如何突破瓶頸、真正理解跨領域資訊成為關鍵。
AI發展是否停滯 The Scaling Law 20241212,探討AI發展是否停滯?,從語言模型的擴展與精簡談起,引用楊立坤博士的「世界模型」,強調AI未來不僅限於文字訓練,還需整合圖片、聲音等多模態數據。AI並未停滯,而是以文字為主的模型達到瓶頸,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