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今天我們要深入討論Intel的困境,英特爾cpu的災情歷史跟在改革上的困難,回顧歷年來的災情、重大處理器的問題以及處理的方法,也會討論X86平台的優勢,這使得Intel在市場上面無可取代,但這也干擾了Intel的改革。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Intel災情慣犯 影片

https://youtu.be/E_PwZ5N7Qbw?si=LN3J0hYRXF6Bs6dZ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 大盤混沌不明
  • 英特爾積習難改
  • Intel 13/14代災情
  • 英特爾歷年災情
  • 台積代工救製程
  • x86優勢難以取代
  • Intel改革困難

今天深入探討intel的困境,Intel的災情歷史和其在改革上的困難。我們會回顧Intel歷年來遇到的,重大處理器問題與處理,並探討為什麼x86架構的優勢,使Intel在市場上仍然無可取代,也干擾大規模的改革進步。

大盤混沌不明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 20240815
  • 總經數據大風吹
  • 疫情過後喪事喜辦
  • 目前有數據就上下洗
  • 增加波動賺價差
  • 華爾街才有利差賺

2020年8月15日,今天的大盤持續混沌不明。總經數據和過去的表現完全不一樣,尤其是在疫情之後,常常出現極端波動。不好的消息有時反而成為好事,但最近有些變化,數據一出來後,不管是好是壞,市場都會先上下震盪一番,波動非常大。像昨天晚上和今天都有類似的狀況。

從散戶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華爾街試圖增加波動,藉此賺取價差的一種手法。這對華爾街有利,但對我們這種散戶來說,有時候會很無助,因為很容易被打到停損而被迫離開市場。所以,我暫時選擇不交易,畢竟我是散戶,能力確實有限。

英特爾積習難改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 CPU又又又出問題
  • 過熱問題導致損壞
  • 摔甩鍋再拖延
  • 設計有誤製程落後
  • X86平台無可替代

說實話Intel的確積習難改,而這一次CPU 又出問題了。那就是 Intel 的 CPU 又因為過熱問題導致 CPU 本身燒壞。發生這些問題後,Intel 一向先推卸責任,讓其他人來承擔。之後如果無法推卸,就繼續拖延問題,直到保固期過去,就能當作這件事不存在。這種策略在過去二三十年來非常常見,而現在仍然在繼續。

雖然 Intel 在設計上常有失誤,而且製程也落後,導致它必須通過各種超頻手段來彌補。儘管如此,x86 平台仍然無可替代。不論是周邊設備還是軟體,都使得市場不得不支持這個有問題的巨人。因此,Intel 很難徹底改進問題,這種困境可能會持續下去。

Intel 13/14代災情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 處理器微碼算法錯誤
  • 過高電壓導致過熱
  • 造成CPU不可復原傷害
  • 延長保固變5年
  • 主機板BIOS更新

去年開始,Intel 13、14 代的處理器出現了嚴重問題,特別是在 2003、2004 年。這些問題源於處理器微碼算法的錯誤,導致在某些負載情況下,CPU 的電壓被調得過高,從而引發過熱問題。過熱後,處理器內部的電路會受到損害,最終導致 CPU 無法恢復的損傷。

為了平息市場的雜音和不滿,Intel 被迫將保固期從三年延長至五年,同時也更新了各家主機板的 BIOS,通過修改算法來解決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將 CPU 的運行速度調慢一些。然而,這些措施只能對尚未受損的 CPU 有效,對於已經損壞的處理器,損害是無法挽回的。

當然,Intel 表示可以將處理器送回檢測,如果檢測出問題,他們會更換一個新的處理器。但大家都知道,這麼多年來,Intel 的處理方式讓很多用戶都吃了不少虧。

英特爾歷年災情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 Pentium 4(2000)過熱
  • Pentium D(2005)過熱
  • Atom C2000(2017)定時器
  • 11代Core(2021)高電壓
  • 13/14代Core(2023)高電壓

回顧Intel歷年的災情,實際上有很多類似的情況。例如,2000年時Pentium 4的過熱問題就非常嚴重,我記得那時我的CPU插座因過熱導致塑膠變形。到了2005年,Pentium D系列也出現了過熱問題。這兩次的過熱情況不會直接損壞CPU本身,還好只是過熱降壓或變慢而已。

然而,2017年又出現了類似問題,這次是低電壓的Atom C2000 CPU,廣泛用於NAS和嵌入式商用機器。我自己就因為這款CPU損失慘重,因為它使用一年後就會掛掉,且由於CPU是焊接在主機板上的,無法更換。我因此有三台NAS出現了嚴重問題,而Intel當時也用拖延戰術,過一年保固就當沒事了。

2021年,11代CPU也出現了問題,這次是因為電壓過高導致過熱,進而燒壞CPU並引發故障。我當時的伺服器因此非常不穩定,我還誤以為是i7性能不足,結果把i7換成了i9,但最終發現問題根源是設計不良,導致高負載下容易燒壞。

而前面提到的13、14代CPU的高電壓導致過熱問題也在持續中。雖然Intel今年終於更負責任地將保固延長到5年,但說實話,CPU一旦設計並投入生產,即使硬體出現錯誤,也不得不繼續生產下去,因為不可能重新設計或打樣。因此,Intel常常拖到保固期結束,沒壞就當作沒事,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台積代工救製程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 往年特殊批次偶有問題
  • 送修或賣二手市場
  • TSMC代工品管將改善
  • 設計瑕疵無法靠代工
  • 換製程或能減少過熱

Intel在製程上的落後問題已經存在許久,但未來可能因為由台積電代工而有所改善。過去,Intel的製程偶爾會導致某些特殊批次的產品出現問題,這些產品可能需要送修,若無法修復,就會流入二手市場。但隨著台積電接手代工Intel的未來CPU,製程問題應該會有所改善。

然而,設計上的瑕疵仍然需要Intel自行解決。即便由台積電代工後,製程不會變得更先進,但可以提升效率並減少過熱問題,這也意味著在設計上不再需要刻意增加電壓或超頻來提高CPU性能。這些改善是可以預見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Intel本身在設計上的忽視和品管不夠嚴格的問題,仍無法通過代工廠來解決。這是Intel企業文化中的一個問題,需要公司內部自行處理。

x86優勢難以取代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 x86架構龐大軟硬體生態
  • 數十年來的系統資源
  • 新系列支持向後相容
  • 轉換平台成本極高
  • 市場被迫繼續支持Intel

儘管Intel的CPU在品質上常常出現不穩定的狀況,但X86架構的優勢仍然無可取代。這個X86架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累積了龐大的硬體和軟體生態系統,從作業系統到應用程式,再到周邊硬體,彼此之間都是相互支援和依賴的。新一代的X86處理器通常也能向後相容,這使得使用者轉換到其他平台的成本非常高。

因此,對市場來說,不論是廠商還是普通消費者,儘管Intel處理器存在許多問題,但由於X86平台的地位無法動搖,市場仍然被迫繼續使用Intel。甚至伺服器、銀行和政府機構等,也不得不繼續使用Intel的新設備來更新他們的舊硬體。

畢竟,相較於硬體的更新替換,重新編寫軟體和改變平台將會耗費巨大的時間和金錢。因此,整個生態鏈很難輕易轉換平台或離開X86的世界。這也意味著,無論如何,Intel都擁有最基本的買盤支持。

Intel改革困難

Intel災情慣犯 改革困難 20240815
  • 美國需要本土晶片廠
  • 代工業務難以切割
  • 市場依賴WinTel生態
  • Intel很難快速萎縮
  • 阻礙改革與創新

總結來說,Intel的改革將會非常困難。美國本土需要自己的晶片廠,因此美國政府不會允許Intel停止晶片生產。此外,Intel的代工業務與晶片設計緊密結合,很難完全切割,因此這種狀況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消費市場非常依賴Windows與Intel的組合,這使得Intel這個半導體巨頭難以快速萎縮。畢竟,沒有人願意重新開發全新的軟體,CPU壞掉了再換新的總比開發軟體便宜得多。由於Intel不太可能快速萎縮,這反而會阻礙它的改革和創新,因為徹底的改革可能會導致部分舊有客戶轉向ARM平台,放棄X86。

因此,Intel可能會試圖維持現狀,這也意味著它難以擺脫過去的包袱。雖然台積電的代工和美國政府的支持可能會幫助Intel繼續前行,但要真正實現改革創新,追上目前最先進的製程或最佳的CPU設計,可能依然困難重重。因此,我判斷Intel在未來的十幾到二十年裡,可能會緩慢下滑,除非有更有力的干預出現,否則這一狀況很難改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