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經濟大蕭條 今天會重演嗎?
1930經濟大蕭條 今天會重演嗎?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美國制度失靈的結果,還是單一政策的錯誤?本片從貨幣政策、流動性斷裂、產能錯判到貿易壁壘,逐一解析當時崩潰的真正原因,也對照今日美國與全球經濟結構,思考歷史是否正在重演。
1930經濟大蕭條 今天會重演嗎?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美國制度失靈的結果,還是單一政策的錯誤?本片從貨幣政策、流動性斷裂、產能錯判到貿易壁壘,逐一解析當時崩潰的真正原因,也對照今日美國與全球經濟結構,思考歷史是否正在重演。
美墨邊境的城市 諾加雷斯|《國家為什麼會失敗》1-1,一座城市被一道牆切成兩半,兩邊的人說同樣語言、吃同樣食物,命運卻天差地遠。本集從諾加雷斯出發,揭開制度如何影響貧富、參與、信任與未來發展的故事。不是文化差異、不是地理命運,而是我們選擇了什麼樣的制度。
2025美中貿易戰最新局勢 我如何調整投資策略與心態?這次台股大跌,我決定紀錄自己作為長期投資人的操作策略與心態變化,從資產配置、全球局勢、到美中貿易戰的本質,全面解析這場結構性重組背後的真正邏輯,分享我如何面對帳面虧損,並從中反思未來的投資方向與全球秩序轉變。
美國國債爆表 亞瑟斗膽獻計 ,美國國債突破 36 兆美元,川普提出的關稅解法根本無效。我們提出八種策略,包括鏈上發債、對 AI 課稅、通膨稀釋、凍結資產抵債等,從天馬行空到正規經濟學路線,一起思考如何解開這顆全球最大炸彈。
美國貿易逆差是假象?帳面虧實際賺!一般的國家貿易逆差很不好,但對於美國的經濟與企業來說,貿易逆差並不代表經濟虧損,美國是靠品牌、科技與資本吸納全球資金。本文拆解經常帳與金融帳的落差,解釋美國如何透過資訊殖民與美元體系,反而成為最大贏家。
美國聯準會 量化寬鬆緊縮 FED 20250324,美國聯準會宣布放緩 QT,每月縮表規模降至 400 億美元,顯示 QT 進入尾聲。國債縮減至 50 億美元,MBS 維持 350 億美元不變。投資人如巴菲特選擇持現金觀望,預期市場回穩。雖為短期利多,但房市泡沫及通膨風險仍存。
OpenAI 提案圍堵中國AI 限制DeepSeek 發展民主價值AI 20250319,OpenAI 提案直指中國 DeepSeek,並提出三圈封鎖計劃,以「民主 AI」為核心價值觀,遏止中國 AI 技術發展。報告中亦提及,美國將擴建數據中心,加強監管以防止技術外流。
川普談判 顛覆基督教戰略邏輯 20250314,川普的談判風格與傳統外交完全不同,他擅長製造混亂、快速翻盤、短期交易,讓對手無法預測。歐洲的戰略文化受基督教影響,習慣長期施壓、逐步談判,導致無法適應川普的突襲式談判。川普的「生意式談判」模式,讓盟友與對手都措手不及。
美國霸權危機 大英帝國崩解再現? 20250311 ,中國正透過經濟滲透,與外交布局侵蝕美國霸權,導致美國在貿易、科技、軍事等領域逐漸受挫。為挽回優勢,美國採取產業回流、強化基建、加徵關稅等策略,並要求盟友分擔軍費。歷史顯示,美國的處境與當年英國的衰退跡象驚人相似。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 25% 關稅,核心目標是強制供應鏈回流,尤其是汽車、機械與電子產業。此舉不僅是北美貿易戰,更是美中競爭的延續。產業回流是美國的終極目標,台灣供應鏈也將面臨赴美設廠的壓力,影響全球電子產業格局。
台積電巨額投資 台灣終將主導美國高科技 20250304,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達 1650 億,成為美國史上最大外資投資案。美國視其為國家安全議題,人才短缺導致美國長期依賴台積電,台積電則利用美方資源擴大全球佈局。亞利桑那廠區更將形成「科技版台灣」,強化台積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
美烏會談崩盤 政治鬧劇就是投資機會 20250303,美烏關係看似惡化,但實際上這場談判背後藏有更多政治計算。美國選舉影響決策,歐洲被迫加碼援助,而俄羅斯可能錯估局勢。市場短期出現恐慌性拋售,但軍工、基建與能源產業的長期趨勢不變,投資人應該關注資金流向,把握市場錯誤定價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