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 25% 關稅,核心目標是強制供應鏈回流,尤其是汽車、機械與電子產業。此舉不僅是北美貿易戰,更是美中競爭的延續。產業回流是美國的終極目標,台灣供應鏈也將面臨赴美設廠的壓力,影響全球電子產業格局。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影片

今天來講北美關稅戰
我的副標題是
供應鏈強制重組
在這邊一開始就先下一個預言
那就是加拿大很可能會談妥而沒事
可是墨西哥倒大霉了
這個東西我們放到未來再來檢視
說不定很快我就會被打臉了

錄影的這一刻
美國傳出目前的關稅戰
又在延後一個月
那我們之後再往下持續追蹤

對了~我是亞瑟我有三高
每週一到每個禮拜五
我都會分享學到的點點滴滴
那這一次我們來看北美關稅戰
會對供應鏈造成怎麼樣的影響

關稅戰撤銷無望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 美墨關稅25%幾乎確定
  • 美國目的在供應鏈回流
  • 產業鏈回歸是核心問題
  • 汽車機械電子受影響大
  • 加拿大墨西哥反彈無效

https://www.wsj.com/economy/trade/trump-tariffs-canada-mexico-china-trade-4e610130

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關稅戰,看起來已經確定了,幾乎沒有撤銷的可能。因為這不是單純的貿易問題,而是一場供應鏈戰爭。

美國政府這次的真正目標,不是要打擊哪個國家,而是要強迫產業鏈回到美國本土,尤其是汽車、機械、電子這類關鍵產業。

所以,這根本不是一般的關稅問題,這是一場供應鏈的戰爭。美國的做法很簡單:要不就承擔25%的關稅,要不就回美國生產,企業只能自己選擇。

但加拿大和墨西哥當然不爽,認為這是單方面的貿易報復,所以也準備反擊。可是老實說,這些反擊可能根本沒什麼用。

美國這次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強制供應鏈回流,不會讓步。這場戰爭對美國來說,不是談判的問題,而是產業政策的執行。

關稅到全面反制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 美國宣布關稅加碼
  • 加拿大墨西哥開始報復
  • 4月2日美國執行對等關稅
  • 市場對談判空間存疑
  • 貿易戰擴大影響供應鏈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40601

一開始是美國先宣布要加關稅,但加拿大和墨西哥並沒有當一回事,認為美國不會真的動手。然而,現在不僅動手了,四月份甚至可能爆發更嚴重的對等關稅戰,美國準備進一步報復。

這次關稅的範圍,是整個供應鏈都被捲入。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態度,就是要對美國進行報復,特別是針對農產品、集成零件、機械設備等關鍵產業。

這代表這場關稅戰,已經從美國單方面的關稅施壓,變成雙方全面開戰。雖然市場傳出,可能有談判的空間,但我覺得能談的部分很有限。

因為這不只是關稅問題,而是要改變供應鏈的格局。因此這場貿易衝突的規模,已經超越了以往的關稅戰,直接影響產業佈局。

對加拿大和墨西哥來說,已經不再只是進出口問題,也不只是關稅戰,而是供應鏈強制重組。

美國產業鏈回流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 美國要讓企業回流
  • 芬太尼移民只是幌子
  • 北美自由貿易區失效
  • 企業要選擇生產地點
  • 補貼與關稅雙管齊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511/8586545

如果還覺得這次的關稅戰,是為了打擊加拿大和墨西哥,那就真的錯很大了。美國這次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供應鏈回美國生產。

什麼芬太尼、什麼移民問題,這些都是川普用來包裝的話術,真正的核心問題就是供應鏈的回流。

過去因為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反而讓企業繞道墨西哥和加拿大,再把產品運回美國。導致很多戰略產業鏈,像是汽車、機器、電子業,至今仍然沒有在美國生產。

所以這次美國決定,用政策強迫企業回來,不給企業逃避的空間。美國不只是靠關稅,還同時使用補貼、監管和政策調整,讓企業逃無可逃。

換句話說,這不是單純的貿易戰,而是全球供應鏈的重新洗牌。現在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一個選擇:承擔25%的關稅,或是在美國本土生產。

加可成關稅聯盟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 美加關稅同盟有可能
  • 生活標準社會體制相近
  • 政治現實讓整合困難
  • 加拿大有獨立意識
  • 未來仍有談判可能

https://rfi.my/BT3k

如果加拿大願意成為美國的一州,或者統一關稅政策,那這場貿易戰就會直接結束。畢竟,兩國的生活水準、社會制度和產業結構,本來就極為接近,比較容易形成統一市場。

但問題在於,加拿大不願意依附美國,對自己的獨立性非常自豪。無論在政治還是經濟上,都希望維持自主權。這也讓美國的方案,變成了加拿大必須做出的選擇:要不就接受美國的整合,要不就承擔更高的關稅。

從長遠來看,美加之間應該還是會透過談判找到共識,兩國的經濟關係過於緊密,在水電、能源、運輸等建設上互相依賴,要徹底脫鉤的難度非常高。

加拿大不會輕易妥協,但也很難完全抗衡美國的壓力。短期內摩擦難免,但長期來看,談判妥協仍然是最可能的結果。

墨產業鏈將被拆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 美墨無法關稅同盟
  • 墨落後與美差距大
  • 工廠仍會集中墨西哥
  • 不願讓墨變供應鏈中心
  • 25%關稅對墨勢在必行

https://ajch.io/63nmjm

墨西哥的整體經濟結構,和美國完全不同,甚至還有治安貪腐、基礎建設落後等問題。就算墨西哥成為關稅聯盟的一部分,只會讓生產企業更有理由,把工廠留在墨西哥,而不是回到美國。

所以關稅戰不是逼墨西哥政府讓步,而是要直接把產業鏈從墨西哥遷回美國。過去墨西哥人力成本低、免稅優惠多的優勢,即將被這波25%關稅完全打破,企業只能被迫轉移生產基地。

美國如果不出手,墨西哥將持續吸引全球企業設廠,最終變成北美製造中心,甚至取代美國的工業地位,讓美國的製造業被邊緣化。

所以這不是關稅戰,而是產業鏈的生死對決,美國早就下定決心,要把墨西哥的企業遷回美國生產,這場對於墨西哥的貿易戰,一開始就沒有妥協的空間。

中國是真正目標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 中國透過墨西哥洗產地
  • 美國要堵住這個漏洞
  • 機械電子汽車零件被掌控
  • 美要撤離中國供應鏈
  • 清除中國在墨西哥的影響

https://www.wsj.com/economy/trade/tariffs-canada-china-mexico-explained-4d053ab7

這次的美加墨貿易戰,表面上是美國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但真正的對象其實是中國。

原因很簡單,現在全球機械、電子零件、汽車零組件的供應鏈,依然是中國主導,甚至中國企業早就在墨西哥設廠,把產品換標籤,偽裝成墨西哥製造,成功繞過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

這種「洗產地」的模式,讓美國的關稅政策完全失效,因此美國這次把墨西哥,當作處理中國問題的一環。

到這邊可以發現,美國的目標有兩個:

第一是強制美國企業撤回本土,把供應鏈從墨西哥帶回美國;第二是清除中國在墨西哥的供應鏈,阻止中國透過墨西哥規避關稅。

雖然這波貿易戰不只影響中國,還波及日本、台灣等企業,但第一波打擊的對象絕對是中國。

這場關稅戰,不僅是北美內部的貿易問題,更是美中貿易戰的延續,是美國為了確保自身製造業優勢,對中國供應鏈進行的另一次封鎖。

美國將短期陣痛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 美國進口鋼鐵成本上升
  • 汽車價格提高衝擊市場
  • 美汽車出口受關稅影響
  • 短期痛苦但供應鏈回流
  • 國防需求造船業亦回歸

https://www.voachinese.com/a/trade-wars-erupt-as-trump-hits-canada-mexico-china-with-steep-tariffs-20250304/7997275.html

短期內,美國經濟勢必會受到衝擊,因為進口鋼鐵成本上升,汽車製造價格變貴,最終導致車價飆漲。同時,出口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車,也因為報復性關稅而變得更昂貴,市場競爭力受到嚴重打擊。

但這些短期的陣痛,美國政府早有準備,並且願意承擔,因為產業回流的長期戰略,比短期經濟損失更重要,即使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也沒有選擇的空間。

不只是汽車產業,造船業也面臨同樣的壓力。出於國防需求,美國政府不允許關鍵產業,外移到墨西哥或亞洲,這次關稅戰已經不只是經濟競爭,而是攸關國家安全的戰略行動。

美國的全球霸權,建立在產業自主與製造業優勢之上。因此美國還是會堅持到底,確保供應鏈回流,確保關鍵產業掌握在自己手中。

台灣供應鏈壓力

北美關稅戰 供應鏈強制重組 20250306
  • 美國希望供應鏈回流
  • 台灣企業將被迫設廠美國
  • 台灣七大電子廠前期佈局
  • 美國自動化工廠成趨勢
  • 台缺人但得補中國撤離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8556860

美國的關稅戰雖然針對墨西哥與加拿大,間接衝擊中國,但台灣遲早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台灣的電子業巨頭,未來都會被要求在美國設廠,讓本土也有必要的關鍵供應鏈。

最近的新聞已經顯示,台廠計畫在5月份前往美國選址,台灣供應鏈進入美國本土已經在準備中。隨著中國供應鏈被迫撤離,台灣企業必然會被要求,填補這個空缺。

真正的問題,不是台灣企業要不要去美國,而是怎麼去的問題。台灣也人力短缺,因此未來進駐美國的台廠,勢必會採取高度自動化生產。自動化工廠將成為趨勢,同時也會影響台灣的工業生態,帶來新的挑戰與機會。

台廠的自動化產業鏈,也將隨著供應鏈轉移,產生重大變化。這個議題後續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未來會繼續深入分析,自動化產業鏈的相關公司。

最後,先預祝各位,股市發大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