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 把AI轉化為生產力 20241009,來談如何把AI轉化為生產力,探討萬維鋼老師的書《拐點》。這章節核心觀點:目前的AI技術雖然廣泛應用,但並未全面改善生產效率。大量企業投入AI,但實際收益仍有限,這和蒸汽機或電力一樣,AI的潛力需要時間醞釀與導入,才會帶來真正的生產力革命

效率 把AI轉化為生產力 影片
嗨我是亞瑟我有三高
今天要來談效率把AI轉化為生產力
這次又回到了萬維鋼老師-拐點這本書
而這次的章節在第二章第一節-效率
效率 把AI轉化為生產力

- AI未全面改善效率
- 應用廣泛但效益尚可
- 導入AI後多數未獲利
- 通用技術需經歷多階段
- 類比蒸汽機發展
這篇文章開宗明義就講了
那就是AI目前沒有全面的改善目前的生產效率
雖然現在的AI技術已經應用在各行各業了
不管是工廠自動化或金融分析還是醫療領域
但是大家都可以發現到很多地方他們用了AI之後
但是效率並沒有全面的提升
實際上我們在AI上面可能花不少錢
可是賺的錢還不夠多
甚至大型的企業還在猛砸錢
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這個章節裡面就提到一個關鍵因素
那就是AI就像過去的通用技術一樣
例如說蒸汽機或者是例如電力
它的潛力需要點時間去醞釀
需要點潛力去導入
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沒有感受到
AI帶來的生產力革命
回到我自己本身
雖然AI並沒有完全改變
讓我的本業跟副業天翻地覆的不一樣
但是AI已經大量的改變了
我現在做的這份副業的工作效率
像我之前就寫了一篇文章
叫做「用ChatGPT AI寫文案」
裡面我就講了如何利用AI
來讓我的文案生成得更快速
我還可以利用我零星的時間
去處理這些文字
通用技術三階段

- 權力與預測
- 電力取代蒸汽為例
- 點解決方案
- 應用解決方案
- 系統解決方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942590
在這個章節裡面
萬維鋼老師提到了通用技術的三個階段
這個理論是來自於<權力與預測>這一本書
這本書目前只有簡體版
萬維鋼老師蠻推薦的
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去找來看一下
在這本書裡面
把AI比喻成像電力、網路或手機
這些基礎設施對於生產的影響
用這個去比喻
他們導入模式是需要不同的階段
這本書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討論
怎麼用電力去替代蒸汽機
這其中的三個階段
剛好也就可以用來展示
目前AI應該要如何導入我們整個生產流程
開始的時候電力只是蒸汽的替代品
他在動力來源上做了一個切換
讓生產成本稍微降低一點點
電力導入的第二個階段
他就會讓每一台機器去安裝獨立的電源
他可以選擇哪個部分要開機或不開機
這樣子就可以靈活開關每一台機器
而省下非常多的成本
因為之前的蒸汽一開就要大家一起動
而到了電力的第三階段的時候
工廠已經不再需要蒸汽動力了
電力工廠就可以自由佈線
妥善運用整個工廠的所有空間
所以就產生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
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想到了
其實這個例子類似的例子
已經出現過非常多次了
在更早之前我已經聽過
如何用蒸汽機替代人力了
後來又有聽過用電力替代蒸汽機
後來還有如何導入電腦跟網路
後來還有如何用手機導入的
都是用同一種架構同一種研究模式去進行的
所以這樣子的典範轉移
基本上已經經過非常多次了
接下來我們會進入拐點這章節裡面
我特別會把注意力放在蒸汽的導入上
和電力有點不太一樣
那我也把這三個階段
分別把它換成點線面的方式來做解釋
和原本的書有一點點不同
可是我覺得我的解釋方式可能會更好進入
點-解決方案

- AI改善步驟但不改本質
- 例子如客服和物流
- 蒸汽早期僅替代人工
- 現階段多為局部提升
- 亞瑟也用AI提升部分效率
我們現在看第一個階段叫做點的解決方案
這個階段的AI應用很簡單
它就是幫你改善現有的流程
而並不會改善你做決策的方式
對比在早期的蒸汽工廠的話
當時是手工的方式
要導入蒸汽工廠的時候
蒸汽只是取代了部分的手動機器
也就是說那時候蒸汽機器可能很小一個
然後點起來之後它就會自己跑
自己跑之後可能替代某一些點狀的工作
例如說磨豆子或是紡織機這樣子
那我們再回到我們現在的AI導入也是
雖然很多公司也是使用AI來處理的
但是它也只是點狀的處理而已
例如說我們可能會用AI來處理客服
自動回應或是物流優化
這些都是點的解決方式
它們提升了整個市場環境當中某幾個點的效率
可是整個公司的邏輯其實並沒有改變
就像我自己來說
我自己也是用AI去寫文稿
或是協助上字幕、協助編輯影片
節省了非常大量的能力
但是整個流程跟結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延伸閱讀裡面就是我之前提過的
如何用AI加速我現在這個頻道的生產力
線-應用方案

- AI開始改變決策方式
- 輔助工具轉為決策主導
- 蒸汽工廠採分散供應系統
- 生產模式被重新定義
- 亞瑟靠AI調整內容走向
線的解決方案書中把它叫做應用方案
進入這個方案的時候
AI就不是只是單純的幫你做點的事情而已
它有時候會開始改變你的決策方式
在這個階段裡面
AI會提供新的見解
會給你AI的數據或AI的經驗或是AI的判斷
讓你更好的去執行你整串的效率
而不像過去一樣
我們人靠經驗靠感覺去做決策
以蒸汽工廠為例
到這個階段的時候
蒸汽工廠的蒸汽機就變得很大一台
所有的器械就圍繞著蒸汽工廠的大主機來跑
一旦開動之後就可以輸出非常大的動力
這個動力就會帶動整個工廠的流程
他們用這種方式大量節省了蒸汽動力的成本
進而也大量降低了製造的成本
以AI來說
目前已經慢慢開始要進入應用方案了
例如說我們可能會用AI去幫我分析投資分析
像我就會用AI去幫我讀投資報告
AI也會幫我們做醫療的診斷輔助
或是AI也會幫我們做一些資訊分析
它也會幫我分析我的網站
也會幫我分析我的YouTube的經營模式
所以這個時候
AI已經不再是單純節省時間的一個工具
它很多時候會改變我整個流程
決策可能會因為AI的建議而有所不同
我們做事的方式有時候也會因為AI而有所不同
從我開始借助AI之後
慢慢的它就開始提供我一些寫文稿的建議
以前都是我自己寫文稿
然後請AI幫我填東西
或是說不懂得問AI而已
可是從現在開始
AI有時候會提供給我寫文的建議
另外AI其實在很多地方也有幫助到我
尤其是內文的部分
很多時候我寫完內文之後
會把內文餵給AI
然後請AI告訴我
我是不是冒犯了某一些限制
我可能要修改某一些太過強烈的用語
然後某一些東西可能會被社群限流
這些部分都請我去改善
而這樣子我才可以去避免
不要踩到社群媒體的地雷
當然也因為AI的建議
所以我的頻道也變得不會那麼刺激
不會這麼強烈 稍微中庸一點
稍微闔家觀賞
面-系統方案

- AI重塑整個生產模式
- 引發企業結構和流程變革
- 蒸汽工廠集中於河流旁
- 自動駕駛與智慧工廠
- 亞瑟未來靠AI自動編輯
面的部分就是所謂的系統解決方案
這個時候的AI已經不再是改變決策方式了
它是把整個生產的模式徹底重改
現在因為還沒發生 所以我們先打住
那我們先回到蒸汽工廠這邊來講
自從發現蒸汽工廠很有用之後
可是因為蒸汽需要水
所以蒸汽工廠必須要集中在河流兩旁
最後形成了一整個工業帶
這是之前人類從來沒有過的
所以這也是後來工業區的雛形
原本單獨工廠運作的模式就改變了
它就變成工業化的生產
最後形成了整個工業區
而形成了產業鏈的結構
以目前來說 AI要導入面的影響的話
有一些部分可能已經有點雛形了
像是自動駕駛或智慧工廠
這些部分我們已經看到一些方向了
光是導入了自動駕駛
AI就會改變整個駕駛的產業鏈
它不管是駕駛人會改變
駕駛的車子會改變
車子的型態會改變
使用車的方式也會改變
甚至連買車的價格
車子的樣式都會改變
連停車場都會改變
真正的用面系統的方式導入AI的時候
會使得企業用全新的方式來運作
而這個就是所謂
系統解決方案的威力所在
目前還沒有到那個時候
快了快了 開始一點點在試採當中了
以我自己的自媒體內容來說
如果說要全面用面的方式
去導入AI的話
未來我可能會靠AI來學習新的知識
去研究新的主題
並且在我和AI討論的過程當中
就可以自動的把內容產出來之後
我也可能自動錄影
我就去錄影 錄影不能自動
我就去錄影 錄影完之後
AI也會幫我自動上字幕 自動剪輯
所以我可能因為AI的協助
就可以讓我的整個流程是套在一起的
而不像現在
現在有某些點因為AI而有了極大的加速
可是某些點又不得不回到最原始人工的方式
但如果有面的話
那麼光是我在學習的階段
我就可以產出影片了
那就厲害了吧 是的 沒有錯
把AI轉化為生產力

- AI具潛力顛覆生產力
- 從點方案到系統變革
- 最終可能促成產業革命
- 未來企業應積極應對
- 個人要善用AI延伸大腦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ai-only-5-jobs-says-130000626.html
最後到結語的部分
那就是把AI轉化為生產力
目前AI的技術已經具備改變生產力的潛力
可是它的影響應該會跟當年的蒸汽或電力一樣
先從點的解決方案進步到應用的解決方案
再進步到系統
也就是點 線 面一步一步往下走
而且當它變成面的時候
一定會大大的改變那個產業的變革
所以要跟上 要跟上 要跟上
我們未來會一直看到各行各業
在歷經這樣子的轉變
會一項一項一項的一路發展下去
而不斷的循環下去
之後會遇到AI Agent
就是AI的代理人程式
因為我們現在還在點跟點之間的串聯
很多時候AI只是負責某一個點而已
而沒有負到線或者負責到面
舉我指甲店的例子來說
目前我們這家店可能只有產生文案
宣傳的時候是靠AI
但其他部分還需要人工
所以我們可能會需要AI Agent
來把人工化的部分或半人工化的方式
或者是傳統電腦化的方式
都全部串在一起
而由一個AI程式來把它串在一起
因為現在要把所有東西都AI化
實在是不太可能
AI Agent就會是從點到線到面
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
先擺脫企業 回到個人
我覺得以個人來說 AI就是大腦的延伸
它有去輔助我們人類
去補助我們人腦的不足
例如說它可以加強我的學習力
加強我的分析力 加強我的記憶力
甚至也可以把我零碎的時間
或零碎的思想全部串在一起
妥善利用我的每一次的想法
或者是AI也可以放大我的想法
或者是去幫我探究人類
無法探尋的未來
例如說最近我靠GPT去學
什麼叫做思維鏈這件事情
後面會分享
從這一章節的讀書報告裡面
延伸出非常多的內容
包含第一個
我會去反駁AI只有5%的工作
會被影響的這個論點
這下一篇就會有
再來我還會出一個
指甲店導入AI的可能的步驟
接下來我也可能會對
電力 電腦 手機導入生產流程
所造成的影響出一篇文章
哇 這樣出好多篇了
這一篇雖然看起來很簡單
但是它對我而言 我就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這個例子 這個結構的例子
其實我已經聽過非常多遍了
那我相信在未來
它還會不斷的產生 不斷的循環
所以這個章節看似簡單
但是非常非常重要
今天就到這邊
我們下面繼續延伸
這個章節所學到的東西 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