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僅影響5%的工作 ? Daron Acemoglu 20241010,趁著台灣給我的勇氣,要評論Daron Acemoglu的那訪談,叫做「AI僅影響5%的工作」。他認為目前AI的龐大瘋狂的投資,可能會帶來實體的傷害,估計未來十年之內AI只會對5%的工作產生重大的影響。

AI僅影響5%的工作 影片
AI僅影響5%的工作 Daron Acemoglu

- 原發表於 Bloomberg
- AI 對經濟和勞動市場的影響
- 預測僅影響約 5% 的工作
- 指出AI 投資過於狂熱
- 分析三種未來情境
這篇影片主要回應阿希莫格魯在 Bloomberg 發表的文章,這篇文章最初刊登於 Bloomberg,隨後被多家媒體廣泛轉載。
他在訪談中表示,對 AI 熱潮提出警告,認為當前市場對 AI 的期望過高,而龐大且瘋狂的投資可能帶來實質性的傷害,並引發經濟動盪。他估計未來十年內,AI 只能對 5% 的工作產生重大影響,並再三強調當前的投資熱潮可能導致科技股的泡沫破裂。阿希莫格魯對此提出三種可能的情境,從樂觀的技術冷卻到最糟糕的無限制 AI 投資引發的經濟危機都有涉及。
我認為他的觀點不完全正確,因此特別回應。不過,我非常敬佩阿希莫格魯,他是我極度敬仰的作者。
達隆·阿西莫格魯

- 土耳其裔美國經濟學家
- 1967年生於伊斯坦堡
- 麻省理工教授專注政治經濟學
- 著有《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 著有《自由的窄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3978
達隆·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是土耳其裔美國經濟學家,1967年出生於土耳其,現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專注於政治經濟學、經濟發展和增長的研究。他在倫敦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是當代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
阿希莫格魯的兩本知名著作《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和《自由的窄廊》廣受好評。
前者探討貧富不均的根源,提出政治制度對經濟成敗的關鍵性影響;後者則分析國家在自由與繁榮之間如何找到平衡,以避免極端的專制或無政府狀態。這兩本書強調,成功、自由、民主、開放的國家來之不易,且是極度僥倖的存在,值得深入閱讀與思考。
儘管這次影片要反駁阿希莫格魯的訪問,但這不抹殺他在這兩本書中的貢獻與地位。
情境一 樂觀觀察

- 技術投資熱潮冷卻
- 作者:預測 AI 投資會逐漸冷卻
- 亞瑟:忽略技術突破的非線性
- 延伸:技術變革常加速成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6675
阿希莫格魯認為最理想的情境是技術投資逐漸冷卻,企業會將資金適度地從 AI 的硬體投資轉移,逐步引導至 AI 的應用,不會過度投資資源。
我認為這個預測基本上不會成立,因為在重大創新中,我們通常會看到前期緩慢增長,但後來往往會突然飆高,並不是線性發展,而是像幾何或線性代數一樣突然衝上去。在關鍵時刻,技術創新會呈現出爆發性增長。
以電力和網路等技術為例,最初的應用增長也非常緩慢,拖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一旦突破了某些關鍵技術點或達到特定使用比例,它們便迅速成為無法忽視的力量,席捲全人類,徹底改變世界。
我認為 AI 也具備這樣的潛力,所以它的投資應該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冷卻,反而可能在某個時點全面爆發。因此,無論是 AI 投資還是伺服器基礎設施,這些都只會持續增長,不會停止。
情境二 中等預測

- 科技股崩盤及投資者幻滅
- 作者:AI 投資導致科技股泡沫
- 亞瑟:低估AI的跨領域應用
- 延伸:不同產業對AI需求
阿希莫格魯預測,第二個中等情境下,科技股可能因為過度投資 AI 而導致泡沫破滅,進而讓投資者對 AI 技術感到失望,最終讓 AI 技術停滯不前。
但我認為這種預測過於將 AI 和伺服器硬體、大語言模型掛鉤。事實上,即便到現在,AI 已遠遠超出伺服器或語言模型的應用,不論在大領域或小領域,甚至每個細節都展現了明顯效果。
以我為例,AI 讓我在編輯影片、準備文稿上效率提升了至少五到十倍,這種提升一旦開始就無法回頭。我不可能再回到最傳統的人力方式,而放棄目前已可使用的 AI 工具。
而從《拐點》這本書所提到的論點來看,AI 技術並不限於特定產業,而是跨越多領域的技術進步。無論在醫療診斷、金融分析、自動駕駛、物流,甚至蛋白質研究等方面,AI 已經展現出非常實際的成效。這意味著,即便科技股出現波動、伺服器或語言模型投資減少,AI 在其他領域的需求仍將強勁不衰。
情境三 長期經濟問題

- 無限制 AI 投資
- 作者:投資導致經濟危機
- 亞瑟:忽視AI長期創新潛力
- 延伸:技術進步產生新市場
阿西莫格魯認為,最糟糕的情境是無限制的 AI 投資,可能導致經濟危機,因為科技未能達到預期,而大量資金被投入在硬體上,最終企業不得不回補被裁減的員工,進而引發經濟混亂。
但我認為這個預測根本不可能發生。正如我前一段提到的,利用 AI 達到的進步無法再退回,就像人們不會在用了電腦或手機後放棄它們一樣。即使短期內無法達到所有預期,現有的創新是不可逆的,企業也不會回補被 AI 替代的員工。
根據《拐點》這本書的理論,創新技術往往伴隨新興產業的崛起。像是共享經濟、自動化、自動駕駛等技術,帶來了新的產業鏈。
AI 的長期潛力不僅限於我們今天所認知的應用。隨著 AI 不斷發展,將有新的產業、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經濟機會不斷湧現,並推動經濟成長。即便目前看不到的應用,AI 的進一步突破後也可能從無到有地出現。
AI 超過50%的影響

- 敬佩 Acemoglu 的成就
- 認為 AI 影響超過 5%
- AI 的潛力遠超目前應用
- 長期可能影響50%工作
- 重新思考AI的未來影響
總結來說,我對阿西莫格魯的學術成就深表敬意,但我認為他對 AI 技術發展的預測過於保守。AI 技術的潛力遠遠不止於目前的應用,它將不斷改變我們已知甚至未知的世界,並創造出許多新的市場與經濟行為。對於 AI 的影響,我相信遠超過他預測的 5%,甚至可能在十年內影響 50% 的工作,甚至更多。
透過前面三個情境的回應,希望能夠重新思考 AI 技術的長期發展潛力,並對人類的未來抱持樂觀態度。因為我們的世界在不斷前進,無法單憑過去的歷史來做判斷。新的技術如電力、網路、手機和蒸汽機,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人類世界,而 AI 也具備這樣的影響力,超越了 5%。
我衷心期待在十年後,也許阿西莫格魯會撰寫下一本著作,探討人類智慧如何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內突破限制,達成平衡,並邁向一個難以想像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