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理財模型 蘋果台積不發威 20240910,這一篇我們要延伸基礎的模型,應用到人生其它的方向,會利用時間趨勢與標的三個方面,分別討論房地產投資,當員工領薪水的選擇,與自行創業的獲利模型,這些都是取自於亞瑟自己的人生例子,也是我曾經用來判斷理財決策的重點,提供給各位參考。

延伸理財模型 影片
延伸理財模型 蘋果台積不發威

- 延伸理財模型
- 蘋果台積不發威20240910
- 理財基本模型
- 延伸模型三要素
- 房產投資模型
- 工作薪資模型
- 開店創業模型
- 選擇自己的模型
嗨我是亞瑟我有三高
今天來談延伸理財模型
今天的內容其實是我們上一篇
談基礎理財模型的延伸下來
這屬於基礎理財課的一環
如果有興趣的話
可以往前看上面那一次的那一集
我們今天先來股市
然後我們再進入這一次的延伸理財模型
蘋果台積不發威

- 20240910
- 昨晚不應該熬夜
- 蘋果發表會超無聊
- 夜盤股價更無聊
- 花錢+傷身+賠錢
- 台積月報佳盤後不動
今天是2024年9月10號
9月10號的凌晨一點鐘是蘋果發表會
照慣例我一定得熬夜看發表會
可是看完之後覺得
昨天真是不應該熬夜的
因為蘋果發表會真的很無聊
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就舊的嘛
昨天的夜盤就更無聊了
因為昨天一開始漲
然後就開始盤跌盤跌盤跌
一邊看著蘋果發表會
一邊抄底就一邊賠錢
iPhone 16 Pro又不可能不買
看了發表會之後又花錢又傷身又賠錢
結論就是早知道昨天就不要熬夜了
好好睡覺好好打電動就好了
今天的盤勢也是一樣
一開始開高然後就一直盤跌
這個不賠錢也難
盤後公布台積電的月報數字非常不錯
但是盤後的數字也不是很漂亮
可是也沒有跟著一起飆漲
所以看起來大家
投資人的信心是有點絕望的
同時間台灣的出口值又創新高了
也就是說在實際上的商業裡面
台積電很旺台灣出口很旺
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上的經濟不可能不好
現在是情緒比較差
還沒有跟上真實的現況
這個時候當然就是進場抄底的好時間
所以我自己在盤後找了個時點
台指期ALL IN進去了
我們往後看個一個禮拜或是一個月
看一下這次的長期期貨是贏還是輸
理財基本模型

- 隨便一個投資點位
- 漲跌機率皆各半
- 提升漲價的機率
- 放大獲利的區間
- 降低停損的損失
接下來回到正題
我們要延伸原本的理財基本模型
在上一集裡面我們談到最基本的理財模型
在畫面上面可以看到
我們隨便找一個投資的標的
然後我們在這其中
任何一個點上面直接投資進去
假設我們是隨機選的話
那麼任何時候選一個點
它上漲的機率跟跌的機率都各為50%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了解任何投資標的
就直接做投資或是做交易的話
那就跟賭博一樣賺賠比是一樣的
然而我們不能這麼做
因為我們做的是投資而不是賭博
賭博是不知道未來
而投資是我知道我在做什麼事
首先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讓獲益擴大
第一步就要提升漲價的機率
所以我們要去研究什麼時候容易漲
在這個時候投資進來
另外我們也想要放大獲利的區間
也就是說當價格上漲的時候
我們希望上漲的這一段
我可以吃到最多的漲幅
而下跌的時候我的跌幅是有限度的
這樣子一來就可以提高成功的機率
增加獲益減少損失
這樣子就是讓基本的模型變得更好
而成為更進階的投資模型了
延伸模型三要素

- 時間-週期進出長短
- 趨勢-中長期的走勢
- 標的-屬性影響策略
- 不僅適用於股票期貨
- 也適用其他財務計畫
要如何把最基本的投資模型繼續變更好呢
這個時候就要延伸這個模型
三個要素要考慮
第一個是時間
第二個是趨勢
第三個是標的
時間我們指的就是操作的週期跟長短
可能是一天可能是一分鐘
那也可能高達五年十年
趨勢是指中期或長期的走勢
這是一個大環境在怎麼走
那你一定要先知道
再來是標的
投資標的會影響整體策略
因為標的可能會影響時間
也會影響趨勢
甚至影響你投資的心情跟目的
透過這三大要素
我們可以將基本的模型
應用在各個理財工具中
模型它不限於股票或期貨
它可以延伸到其他人生規劃中
所以接下來我要用這三個要素
分別套用在不同的情境中
來看一下不同情境下的應用
房產投資模型

- 時間-持有五年以上
- 趨勢-長期緩慢上漲
- 標的-房貸槓桿5倍
- 適合長期投資
- 大多數投資人接獲益
首先我們來看到房地產的投資模型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螢幕上面
這是一個台灣房地產的走勢
藍色的線是價格的平均線
黃色的是漲跌幅
由於台灣房地產政府的政策
所以我們購買房產之後
通常會持有五年以上
未滿五年會被課以很高的稅金
通常我們至少會持有五年
台灣的房地產它的趨勢是每年緩緩地上漲
再加上如果說在台灣買房的話
那麼我們開槓桿是五倍
因為在台灣買房通常都可以貸款
貸到房價的八折
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361/sinyi-house-price-index-taiwan

現在我們把這張圖拉大來看
從2002年一直到現在2024年
可以發現房價的整個走勢
是一個平穩地緩緩地往上
有一些下跌的部分
包含在2008年跟2016年
可以發現他們下跌的時候
跌幅不大而且時間非常地短
即使是2016年它其實整體的跌幅
也大概只有一年到兩年之間而已
所以換句話說以台灣的房地產而言
因為我們都持有五年以上
不管你是在什麼時候買
幾乎都是可以賺錢的
很少很少可以找到一個不賺錢的點
再來是因為房地產開了槓桿
即使賺一點點因為開了槓桿之後
也會讓漲幅變得很大
基於這幾點我們就可以發現
投資房地產幾十年來
幾乎都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所以這也是台灣人
喜歡投資房地產的原因之一
我們就用了基本模型延伸之後
就可以發現如果說你要做長期投資的話
那麼房地產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工作薪資模型

- 時間-人生工作40年
- 趨勢-社會通膨2%
- 標的-人生無限賽局
- 會計審計員工作
- 多數年收百萬平衡
接下來我們來看工作薪資模型
人生上面有比較特別的地方
第一個是時間
工作時間可長達四十年
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週期
再來是趨勢
一般的市場
每一年都會成長百分之二
在更好的市場裡面也許成長更快
理論上來說
百分之二的年成長是一定要有的
標的的話大概是人生
人生是一個無限賽局
每一天每一年或是每十年
我們都要面對新的挑戰
它是一直不斷地成長 不斷地進步
不斷地打比賽
https://guide.104.com.tw/salary/job/2003001002?analyze=workexp&salary=monthly

在這邊我舉我自己的例子
我大學是讀會計
所以我剛畢業的時候是從事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
那時候起薪大概三萬二左右
隨著經驗累積
薪資也會逐漸提升
會計職員來講的話大概到了第十年之後
我的薪水可以到七萬左右
如果說我今天做得不錯是個會計主管
十年之後我的月薪大概可以到
八萬五、八萬七到九萬之間
如果同時又擁有了會計師執照
在第十年的時候也許可以當上職業會計師
那麼我的月收入會高達十一萬
看到這些趨勢圖之後
我就能夠明白身為一個會計系畢業的人
如果走審計員這個角色
大約可以拿多少錢
平庸的人就是走藍色這條線
好一點的人走黃色這條線
那優秀的會考試的
後面可以從黃色這條線
就直接跳到綠色這條線
但是我可以發現一個事情
會計師他已經有個天花板了
那就是年收大概150就已經是天花板了
而且是要十年之後才會做到
那真是一個限制很大的行業
畢業後第一年第二年就決定
我要跳離這個地方
這不是一個值得我去投資人生的地方
那當然啦有些人想法不同
看了圖就可以知道
是不是你想要的人生
開店創業模型

- 以亞瑟當美甲師為例
- 時間-10年專業投入
- 趨勢-每年成長20%
- 標的-高階產能不足
- 財務自由是人生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來看開店創業的模型
大約在2010年左右的時候
我老婆 Peggy 希望我回台灣
和她一起經營指甲店
那時候其實我是很抗拒的
在之前她開指甲店是不賺錢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去海外當主管的原因
因為海外當主管錢賺得多
我拿我賺的錢去貼補
她在指甲店的虧損
美甲店其實賺得並不多
如果說還把我拉回來的話
那麼我們肯定會入不敷出甚至還會虧損
但是我老婆真的很希望
我能夠回台灣和她一起上班
所以那個時候我就很認真地去做計算
去想想看我們該怎麼走
經過仔細計算之後
我發現開店創業是有潛力的

我預估在十年之內會遇到瓶頸
在遇到瓶頸之前
我們每一年都要乘上20%
並且儲蓄50%的錢留下來
當作我們的儲蓄
但是指甲店必須選擇
不一樣的高階指甲店
因為平價的美甲店
它的競爭者太多賺的錢太少
但是高階的美甲店競爭者很少
需求卻很旺盛
稍微懂得經營的人才
很少會在美甲店這個行業
但是如果說我今天在會計行業上班的話
比我厲害的競爭者多得是
我往上面一看都是鐵板板
所以想一想
好~我們可以來這麼做
根據我們的假設當時就知道
如果說我第一年年收入60萬
一路這樣走下去到了第十年的時候
每一年的收入將會到300萬
再來是存款的部分
每一年假設我們存續50%的話
那麼到第十年的時候會存下800萬
而實際上的數字可能會更好一點
通常錢越多之後會存越多錢下來
所以在這個模型上面我就發現
其實開美甲店如果做得好的話
是可以在十年之內達到財務自由的
所以美甲店就成為我之後
十年的這個主業了
這個就是我用基本模型去判斷
是否要創業的一個手法
選擇自己的模型

- 人生理財各自滿足
- 個人的目標
- 家庭的目標
- 理想的目標
- 不同模型可以並存
最後我們回到個人模型的選擇
我們可以把前面講的基本模型
套用在人生的各個方面
不管是房產、工作還是創業上都可以
而我自己也是用這個模型去判斷自己
是否該走某條路
但是每一個人其實都有不同的目標跟需求
對我自己來說我個人的需求是很低的
不看數字隨便花錢
我一個月都花不到五萬
對我而言五萬已經是我個人能夠
花的平均的天花板了
對我來說其實一個會計職員就很夠了
但是我們還有家庭的目標
有了另外一半之後
另外一半有額外的需求
像我老婆就很希望
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店面
為了滿足老婆的需求
所以我們有家庭的目標
家庭的目標讓我達到額外的財務目標
達到了家庭的目標之後
人生目標達成之後
當然還有理想的目標要去做
所以理想的目標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那一樣可以套用這個模型
然而不同的模型其實可以並存的
像是房子的投資、事業的投資
薪資的投資、長期股票投資
波動投資、然後投機
這些東西都是可以並存的
不同的模型因應不同的狀況
不同的比重去分配下去
讓我們可以適應人生中各種不同的變化
今天就是我想分享的延伸的理財模型
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如果你覺得你的人生投資方式
也可以套用這個模型的話
歡迎在下面和我分享
我們今天到這裡~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