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onomics 川普經濟學與台灣 20241119,川普經濟學延續過去政策,但可能做得更遠、更深,對全球供應鏈、稅收、移民政策和金融市場帶來深遠影響。台灣可能因去中化受益,也可能因缺工與產能限制受阻。而川普對虛擬貨幣的態度,更可能成為控制通膨和浮資的隱藏手段。

Trumponomics 川普經濟學 影片
川普經濟學核心

- Trumponomics
- 內容比前更豐富更深入
- 延續但可能執行更遠
- 媒體報導與影響分析
- 投資交易的機會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rumpenomics-definition-8419795
Trumponomics,川普經濟學,以及台灣的影響。川普選上之後,就開始討論川普經濟學。這次川普經濟學的內容其實比之前更豐富,有很多是過去政策的延續,可是可能會做得更遠、更深。今天我們跟著媒體的報導,來分析川普經濟學,討論川普經濟學以及對台灣的影響,順便也發表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說實話,這個其實就是我們賺錢投資、交易發財的機會。
貿易保護主義

- 保護主義課高關稅
- 台灣受益於洗產地
- 全球加稅影響不大
- 中國高關稅帶動回流
- 政府稅收意外增加
川普主張對於進口商品統一課徵10%以上的普遍關稅,另外還要對中國商品課徵最高60%的關稅。這樣的政策目的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縮小貿易逆差,並且強迫中國提供更平等的貿易環境。
對台灣來說,這部分可能會因此受益。說句實話,即使我們的產品是從中國生產的,我們也很容易透過「洗產地」的方式,轉回台灣出貨。這樣最多只是增加一些運費而已,所以這部分對台灣的影響應該不大。
尤其是如果全球都要增加10%的稅,台灣並沒有因此虧到,反而因為中國的關稅過重,可能會有大量中國生產的東西回到台灣洗產地,甚至直接把產線遷回台灣,由台灣生產。
不過,這也引發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我們台灣勞工不足,很多時候可能根本無法承接這麼大的產能。因此,我認為大多數情況下,基礎生產還是以「回台灣洗產地」為主。這樣的結果,反而默默地增加了我們政府的稅收,多收了一筆關稅。
洗產地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是壞事,但實際上對台灣來說是一件好事。台灣政府因此莫名其妙多了稅收,而我們的民間企業也能從中賺到買空賣空、提供貿易服務的費用。這種情況,其實是政策帶來的意外紅利,對台灣經濟反而是一個利好。
美國本土減稅

- 企業所得稅降低
- 赤字擴大風險
- 台灣電子業影響有限
- 減稅提升美國需求
- 傳統產業壓縮補中國缺口
https://taxfoundation.org/research/all/federal/donald-trump-tax-plan-2024/
川普計畫要持續降低美國的企業所得稅,並進一步擴大減稅政策的範圍。這個策略的目的是吸引企業回流美國,促進在美國生產和經營,進一步刺激美國的經濟發展。
但是,這件事情一定會引起美國赤字的擴大。因為不管關稅收得再多,它都有一個限制,無法彌補減稅所帶來的收入損失。坦白說,減稅的影響可能會非常非常大,十有八九關稅無法平復這些損失。
對台灣來說,這部分的影響應該不會特別大。如果美國真的吸引很多企業去投資生產,台灣的一些出口企業可能會面臨競爭壓力。不過,目前台灣的主體產業是電子業和半導體,這方面的影響還是很有限。
反而,如果美國因為減稅政策讓需求提高、經濟增長、消費能力上升,對台灣可能是好事。因為公司總是需要電腦、半導體、網路設備,而這些正是台灣的強項。因此,台灣應該能從中獲益。
當然台灣的傳統產業,可能會因此受到一些壓縮,但如果中國業者因為美國政策而萎縮,台灣或許有機會補上這個缺口。這部分的影響還要看,實際政策落地後的情況才能更清楚。不過整體來看,台灣還是能在這次減稅政策中找到發展機會的。
移民政策緊縮

- 非法合法移民限制
- 勞工減少成本提高
- 短期通膨上升風險
- 外包至台灣可能性
- 促自動化工廠發展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179/8330521
川普計畫大幅驅逐非法移民,並限制合法移民。至於他要怎麼驅逐,以及所需經費從哪裡來,目前還沒有明確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政策必定需要花費大量資金。
此外限制合法移民的政策,也勢必會導致廉價勞工大量減少,進一步推高美國的勞動生產成本,很可能會使美國的通膨再次上升。減少勞動力這件事,剛好與刺激美國企業回流的目標互相牴觸。因此,這項政策的實際效果如何,恐怕只有等到執行後才能清楚。
如果美國勞動力緊縮,勢必要將生產外包到其他地方,包括全世界各地,當然也包括台灣。從推理的角度來看,這對台灣似乎是一件好事,我們可以因此獲益。
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樂觀。台灣本身也有嚴重的缺工問題,甚至可能比美國更缺工。台灣基本上並沒有全面開放外勞,因此美國縮減移民政策對台灣來說,表面上似乎是有利的,但實際上我們可能賺不到什麼實質利益。
如果美國缺工而薪資上漲,那麼他們的消費力和購買力,也可能隨之提升。對於台灣來說,從事終端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的廠商來說,這是一個潛在的好消息。可能因此受益於美國消費市場的增值。
另一方面,美國移民政策的變化,可能也會促使台灣企業,加速推進自動化工廠的發展。像鴻海、廣達這些台灣企業,早已經投入許多資源在自動化工廠上。如果這些政策變化,能在今年觸發自動化工廠的興起,這對台灣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當然這只是預估,未來的發展仍需觀察。
供應鏈去中化

- 供應鏈去中化推動
- 台商回流早已完成
- 留中國產業多無法轉移
- 川普重視產地影響大
- 促自動化工廠成趨勢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1109700010-430502
川普的政策必然會影響全球供應鏈,尤其是他要求大家去中化,把生產基地搬離中國。事實上,這並不是現在才開始的事情。早在四年前,甚至八年前,去中化的趨勢就已經開始了。
台商在四年前就已經瘋狂回台投資建廠。如果各位不相信,可以去西濱工業區看一看,那邊蓋得滿滿滿,真的嚇死人。而其他的工業與科技園區也是,早就蓋翻了。台商能夠回來的,早就已經拼了命地回來做生產和投資了。
供應鏈重組看起來台灣似乎會因此受益,但實際上的數字,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因為該回來的台商早就回來了,現在留在中國的,基本上都是不得不留在中國,或者離開中國就會倒閉的產業。
如果川普對於洗產地這件事情不是很在乎,那麼去中化對台灣的影響應該不大。還是可以讓中國生產,生產完後利用洗產地的方式,把貨品回台灣再出口。如果川普要求生產地,必須完全離開中國,那這對台灣的影響就會很大了。
再看看台商在其他國家,比如印度、越南,甚至墨西哥的投資狀況,很多都不如在中國那麼順利。這些地區的生產效率和基礎設施,遠遠比不上中國。所以進一步想,要麼我們繼續透過洗產地的方式應對,要麼就加速推動自動化工廠。
這段影片裡,我已經多次提到自動化工廠了。在寫這段稿子的當下,我並不確定台灣的自動化發展,已經到了什麼程度。但越想越覺得,自動化生產在台灣,會是一門很好的生意。接下來打算多做一些研究,看看這是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虛擬貨幣小心啦

- 政策加劇通膨風險
- 虛擬貨幣縮減浮資
- 川普對加密貨幣態度模糊
- 限制中國使用等於判死
- 無痛解決通膨與高利率
https://abcnews.go.com/Business/trump-harris-stand-cryptocurrency/story?id=112364363
川普的政策帶來的影響有很多還是未知數,但有一件事情幾乎可以確認,那就是通膨十之八九會再起。市場上的資金會再次泛濫,如何抑制通膨?如何避免利率過高損傷美國經濟?其實我已經幫川普想到一個「絕招」,那就是——炸掉虛擬貨幣。
在川普的第一任期裡,他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是可有可無,不明確反對也不特別支持。但這次選舉,他為了選票表示支持加密貨幣。但是對於川普而言,毀掉加密貨幣是一個能夠快速縮減市場浮資的好方法。
投資在加密貨幣裡的錢,即使它們消失了,也不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卻可以一次性燒掉大量的浮動資金,減少市場上的資金泛濫。這樣的操作對於控制通膨來說,成本相對較低,效果卻非常直接。
川普是否會採取這個策略還是未知數,畢竟虛擬貨幣是個新興的經濟現象,對其「燒毀」的真正影響,沒有人知道。但它本質上是虛擬資產,如果這些浮動資金消失,對大多數人來說影響也只是損失額外的錢。
川普雖然表示支持加密貨幣,但同時強調反對中國,利用加密貨幣進行走私、洗錢、販毒等行為,破壞美國經濟和社會穩定。如果川普完全限制中國使用加密貨幣,等同於判了虛擬貨幣的死刑,這或許是另一種形式的與中國脫鉤。
不過還是要強調,這是我的一個假設。我認為川普的政策會帶來通膨與高利率,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燒掉加密貨幣可能是最不痛的方式。它可以迅速縮減市場資金的浮動量,還不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的代價。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川普會不會這麼做?我不好說,但這個可能性絕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