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音變現 陳修平 20241211,短影音變現是當前的趨勢,不僅適用於各行各業,還能快速吸引注意力。陳修平強調穩定輸出和精準製作是成功關鍵,第一秒抓住觀眾,透過講故事建立信任,逐步導流實現價值。從農會案例看來,短影音能帶來流量並轉化為商業價值。

短影音變現 陳修平 影片
嗨我是亞瑟我有三高。今天來談短影音變現,這是陳修平老師的課程。坦白說,這是網路上撿來的短影音變現心得。說句實話,現在真的不得不加入短影音了,值得研究。這就是我研究的第一篇心得報告,想跟大家分享。
短影音變現

- 短影音是趨勢
- 網站長影片瓶頸
- 網友分享課程心得
- 即將開始短影音實驗
- 成果再與大家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FEzQXcrufe7by6Gf
最近,不管是我的網站、社群平台還是長影片,都遇到一些挫折。尤其是主頁面的流量越來越少,可能短影音就是接下來要走的方向了。
但是縱觀整個網路上面,其實短影音的課程有非常多,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這次我看到的是陳修平的短影音變現課程。坦白說,課程我沒上過,他的分享會我也還沒有去聽。不過後面有場次,我會報名參加試試看。
這次的分享是網友去聽分享會,然後又得到了心得,所以是心得中的心得。讓我順便跟大家匯報看看,也順便回覆一下我自己的感覺。
這些感想,也將會是我之後實驗短影音的一個根基。我會用這個方向來做短影音的實驗,至於成果怎麼樣之後再和各位做報告。他的心得放在後面,可以點進去深入的了解
短影音紅利時代

- 短影音流量紅利
- 流量是商業基礎
- 長影片增長慢
- 短影片曝光快
- 短影片更划算
https://shifu.tw/courses/shorts
陳修平老師說,短影音目前看起來應該是目前的趨勢。不管從 Reels 到 Shorts,各個平台都在推這樣子的流量紅利,甚至是 TikTok 也是一模一樣,讓創作者有很多額外的曝光機會。坦白說,流量其實就是商業的基礎,沒有流量最好的產品都沒有用。
所以我們可能之前已經錯過臉書的紅利期,也錯過了直播的紅利期,那這一次不能再錯過短影音的紅利期了。欸,蠻有道理的齁。
我自己目前的感覺是,長影音的確是有比較長的比較好的長尾效果,可以長時間地被觀眾所看所分享。但是短影音的生命週期比較短,它大約只有一個週的時間,七天左右的時間它就沒有流量了,就歸零了。
但是如果說我們一定要比較總曝光量的話,可以發現其實短影音可能會更划算一點點。因為假設一分鐘的短影音有一千次的觀看的話,同樣的長影音可能只有兩百次的觀看,中間差了五倍的距離。
不過短影片它的製作時間比較短也比較即時,如果說每天都製作的話,也許它的總花費時間反而會比長影音來得少,而且又可以獲得比較多的流量。
那我想試試看也沒有什麼損失。雖然短影音和長影音比起來它沒有長尾效應,可是短影音可以一直發一直發連續發,也許它的綜合效果會比長影音來得更好。
掌握製作關鍵

- 第一秒抓注意
- 直接切入重點
- 多平台需修改
- 節奏轉折驚喜
- 不斷轉折節奏快
https://www.facebook.com/joey.chen.7545
接下來就來到陳修平分享的內容。他認為短影音有一些製作的關鍵因素一定要搞清楚,那就是短影音的第一秒就要決定一切,第一眼就要抓住客戶的注意力。不廢話直接進主題,而且沒有開場喔,直接讓重點吸引觀眾。單刀直入是短影音最重要的重點。
陳修平也提到,他會把同一支影片稍微修改之後,做成很多的版本,同時間上傳到各個平台去。這樣子可以節省製作時間,而且可以收割最大的流量。
我自己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認同,應該直接切入才對。怪不得我之前一直失敗,直接切入讓觀眾一開始就能夠被吸引,這應該是短影音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他提到多平台的部分,我倒覺得這個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因為我之前就有發現,而且也有媒體人提到,同一個影片上傳到多個平台的時候,可能只有一個平台流量比較好,其他部分都會被限流。
為了避免演算法認為你是重複的內容,所以你的影片一定會經過修改。但是要改到什麼樣的程度才不會被平台認為你是重複的影片呢?這個可能需要一點經驗,或需要一點實際的操作才會了解了。
總而言之,目前短影音的製作觀念在於:第一個切入主題,第二個不斷轉折,第三個沒有廢話。節奏明快是短影音成功的重要條件。
穩定才是關鍵

- 穩定輸出成功基礎
- 保持一致性執行
- 流量粉絲會累積
- 短長影音可互補
- 內容整合多目標
另外,陳修平也提到,穩定輸出才是短影音成功的核心。不管你是要日更也好,週更還是半週更都可以,但重點是要持續地產出。在一開始的時候,先不要太在意成果,先把執行穩定下來,先練出一套可以執行的步驟。成功了之後,再慢慢地不斷長期累積,而不是一次的爆款。
在這其中,必須要找到一個可以穩定操作的模式,而且可以不斷地重複、不斷地重複。這樣子流量跟粉絲就會慢慢地增加,效果也會逐漸顯示出來。他認為每一個人其實都有可以分享的內容,只是你要找到合適的方式、合適的步驟、合適的方法去把它表達出來。
那我自己多加一樣東西,那就是我覺得短影音跟長影音其實也可以互相搭配。可以把短影音當作是引流的工具,把觀眾帶到長影音或其他的平台去。
例如說像是我自己就有原本就有長影片的平台 YouTube 的頻道,那這個時候我就可以用短影音去帶流量到長影音裡面去。短影音跟長影音就可以做一個結合,還可以再連到我的文章去,變成是一個短影音會有多個目標多個導流。那接下來我會朝這個方向來做實驗。
短影音如何變現

- 建立信任非銷售
- 用故事吸引共鳴
- 內容導流是重點
- 逐步轉化觀眾信任
- 像漏斗行銷方式
再來有提到短影音如何變現的話題。短影音的核心在於它不是賣產品,而是在建立個人品牌。是要讓觀眾去認識你,去信任你,之後才導流,之後才變現,這樣才有效。如果直接在短影音當中推銷產品賣東西,那個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平台環境。
目前比較合適的做法,是透過故事或情境去介紹自己,或是分享案例,讓觀眾能夠和你產生共鳴。最後留一個最後的小出口,比如說導到網站、導到粉絲專頁去,讓觀眾去找到你。短影音的目的是吸引注意力,而不是直接銷售。
以這個觀點來看,我倒覺得短影音的方式更像是漏斗式行銷,也就是先用內容去建立信任,再進一步收網。所以短影音應該是講故事先,講細節,而不是一直說自己有多厲害。觀眾是否會購買,是否會買單,是否會付錢,那是導流後的事情了。重點在於短影音的關鍵是,先用內容打動人。
真實案例分享

- 農會短影音成功導流
- 分享製作過程與日常
- 貸款與產品銷售增加
- 用故事建立觀眾信任
- 真實內容更能打動人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9801470963
在課程裡面,它有分享一個成功案例,那就是農會總幹事透過製作短影音,分享農產品製作的過程,跟他的日常生活。
這個案例放在桌面上,它不但吸引了大量關注,還帶來了農會貸款、很多洽詢,還有很不錯的產品銷售。這個例子就證明了,短影音不但能夠帶來流量,還能轉化為實際上的價值。
實際案例的分享當中,他再次強調了短影音的重點是分享過程,而不是直接推銷產品。例如,它要賣農產品的時候,不是講農產品有多好吃,而是在講農產品的製作過程。
如果你是要推廣技術的話,我們介紹的不是技術的成果,而是中間那些小小的細節。或者說,如果是要宣傳藝人,我們也不是講這個藝人有多漂亮,而是講他的努力故事,是講他如何慢慢從零做到有,而不是說他有多帥、多厲害、多棒。
現在的觀眾看廣告已經看膩了,所以很多人想看的是故事、轉折跟真實的細節,真實的生活方式。用這種方式,才能夠更容易打動人心,讓消費者對品牌或產品產生更多的信任感。
短影音的多元應用

- 適用多行業應用靈活
- 講故事吸引建立信任
- 穩定輸出搭配長影音
- 持續測試發現更多機會
- 掌握短影音找到突破口
最後到了我自由結語的時候,短影音多元應用就像我們一開始前面所講的。最近,我真的覺得網站、影片或是粉絲團都有點卡關了。短影音勢必我們要走出去,不得不走,為了做生意不得不去。
短影音的力量應該不僅在於快速吸引注意力,更在於它更靈活地去適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情況。像剛剛前面提到農會的事情,它就是用故事的方式來做導流,將產品轉化成貸款跟銷售,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也就是說,短影音的核心不在於賣東西,而在於講好故事、建立信任,在逐步導流,把信任轉移成商業價值。之後,就是透過穩定的內容輸出,再結合長影音的模式,我會更進一步去實驗,看看抖音是否能帶來不錯的成效,看看能不能讓我自己殺出一個重圍。
最後的結論就是,短影音應該是當前的趨勢了,更是未來的方向。只要掌握住方向,我們應該都能在這個領域當中,找到一些破口,找到一些機會可以去突破的。
因為這是個日記頻道,所以我學到什麼,就和大家報告什麼。我們一路走一路看,邊走邊聊,看看我們的短影音是否能夠成功,日後再來跟各位報告這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