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被封 小紅書吃飽? 20250120,TikTok被下架,小紅書湧入70萬新用戶!但別被媒體誇大的數字騙了,TikTok其實還能靠網頁版、雲端平台繼續運營,甚至可能成為撕裂美國社會的新武器。而小紅書的「外國人入侵」卻帶來文化衝擊和審查壓力,築牆內外,矛盾才剛開始!

TikTok被封 小紅書吃飽 影片
TikTok下架也還好

- 被下架影響有限
- APP和網頁仍可用
- 伺服器可遷至中國雲
- 影響程度低於渲染
- 媒體誇大助輿論分裂
根據我們這個頻道的習慣,開場就先把事情講清楚,那就是我覺得 TikTok 下架也還好。
TikTok 在美國被下架,看起來是個非常重的打擊,也有很多媒體說也許 Meta 或 Google 會因此受惠,但我覺得實際上的影響可能沒有這麼大。
因為 TikTok 的應用程式還是可以繼續使用,而且網頁版也可以透過瀏覽器登入使用。再來,它還可以把整個網站遷移到中國的雲端廠商,繼續服務全球市場,正常運營。
因此,我認為 TikTok 在美國市場被下架了,但實際的影響程度可能會遠低於媒體渲染的程度。它可能會受傷,但受傷的程度應該會逐漸降低,而不是所謂的立刻關閉。
媒體這次報導這麼誇張,也許這就是中共想要的結果,製造美國社會的輿論分裂,這樣剛好是美國的對手,最愛看到的局面。
小紅書受益有限

- 新增70萬英文用戶
- 比例小整體影響有限
- 文化衝突與內容審查
- 翻譯與伺服器的投入
- 阻隔中國人接觸外國
至於有媒體非常大篇幅地說,小紅書因為 TikTok 的下架而獲益,加入了非常多的新使用者,但我覺得這個標題真的太過頭了,實際上誇大的成份非常多。
我們來看數字。最近一週內,小紅書湧入了大約 70 萬的英語新用戶。這數字看起來很大,但比例上其實很小,不太可能對小紅書的整體市場帶來本質上的改變。
而且,這一點還會引發很多挑戰。像是文化衝突、內容審查,還有中國社交平台,面對言論開放的壓力。
為了應對這些外國用戶,小紅書可能還需要強化翻譯功能,加強英文的言論審查,甚至建立更多國際雲端伺服器。同時,還得想辦法阻擋中國用戶,和這些激進的英文言論接觸。每一項都是人力、都是錢。
TikTok被禁的背景

- 被要求出售美國業務
- 未完成面臨禁令執行
- 下架與美企服務限制
- 法院國家安全支持禁令
- 1月19日起實施禁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5/post/202501180001
早在2024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法律,要求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必須在2025年1月19日之前,出售美國業務,否則將面臨全國性的禁令。 然而,字節跳動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出售。
2025年1月17日,美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維持這項禁令的合憲性,強調出於國家安全考量,必須執行該禁令。
因此,從1月19日起,TikTok在美國的應用程式被從各大應用商店下架,且美國企業被禁止為TikTok提供服務,包括雲端平台和網路託管等。
TikTok 用戶怎麼辦

- 網頁版功能可撐住用戶
- 已下載用戶可繼續使用
- Android可直接安裝APK
- iOS有其他方式繞過限制
- TikTok憑現有流量存續
https://www.adspower.net/tc/blog/tiktok-web-version-guide
在媒體都說「TikTok 會被下架、會消失」的時候,我反而覺得事情沒這麼嚴重。因為現在的狀況看起來,TikTok 還有很多方法可以繼續活下去。
第一,TikTok 還有網頁版。
現在 TikTok 的網頁版功能已經很完整,只要把網頁版的功能加強,做到接近 APP 的體驗,用戶影響就不大。像 IG 和 Facebook 不也是有網頁版嗎?所以即使被下架,網頁版還是能撐住。
第二,已下載用戶還能用。
只要手機上安裝了 TikTok,就算它被下架,用戶一樣可以用舊版的功能,唯一影響是不能再更新。所以對於 1.7 億美國用戶來說,TikTok 並不會瞬間消失。
第三,APP還是能繞道
Android 用戶可以直接下載 APK 來安裝 APP,完全不用經過 Google Play。而 iOS 雖然限制比較多,但也有其他方式可以繞過,像第三方商店或技術手段。
實際上,TikTok 什麼都不用做,光憑目前的用戶和流量就能活下去。而對於習慣使用 TikTok 的人,只要還能用,他們也不會輕易轉到其他平台。所以說,TikTok 倒閉這件事,根本沒媒體講得那麼嚴重。
伺服器與金流

- 禁令影響伺服器合作
- 中國雲端平台可取代
- 上下游廠商多為中企
- 實體業務受阻非致命
- 已準備數月應對禁令
美國的禁令規定,所有美國企業都不能為 TikTok 提供服務,像雲端伺服器、網路託管、廣告商、外包商這些都不行。但其實影響並不大,因為:
第一,可以用中國的雲端平台。
阿里雲、騰訊雲的能力已經很強,伺服器覆蓋全球,完全可以支撐 TikTok 的運營,全球一樣跑得動。
第二,上下游很多就是中國企業
禁令說美國公司不能合作,但因為中國的市場和產業鏈規模更大,相關的合作夥伴比美國多,甚至原本就在用中國企業。所以這部分其實沒有太大變化。
第三,實體業務會麻煩一點。
在美國的公司可能會被註銷、辦公室關掉,銀行帳戶也可能被關閉,這些會對廣告收入、員工薪水這些實體運作造成影響。但這些麻煩不會讓 TikTok 倒閉,因為它早就有幾個月的準備期。
TikTok後續麻煩

- 數據轉向中國加深關聯
- 美國可能採更強硬封鎖
- IP封鎖或影響全球連結
- 極端措施可能輿論反彈
- 爭議和變數將增加
如果 TikTok 沒有被收購,繼續經營下去,那未來的爭議和風險才會越來越大。
第一,TikTok 和中國的關係會變得更加明顯。
數據必須放在中國的雲端服務商上,上下游合作夥伴大多也是中國的公司。資金收付也得透過美國以外的企業來操作,甚至美國的員工都可能要轉移。這些變化會讓人更加確信 TikTok 和中國的關係,讓美國用戶同意這是中國企業。
第二,美國政府可能採取更強硬的行動。
如果美國政府認為 TikTok 是威脅,他們可能會直接封鎖 TikTok 的 IP或網址,讓它無法在美國運營。如果真的到這一步,對 TikTok 的影響就不只是下架,而是被網路徹底切斷。
第三,極端手段也會帶來輿論壓力。
美國如果真的封鎖 TikTok,輿論可能會反過來批評政府的作法,特別是牽涉到言論自由的問題。
所以,1月20號之後才是這件事情真正開始發酵的時候,未來的變化只會越來越大,雪球可能正要開始滾。
外國人對中國的影響

- 中國網路審查嚴格
- 翻牆暴露造成風險
- 技術手段避免重演
- 外國人間接影響中國
- 交流可能導致矛盾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409090238.aspx
講小紅書之前,先講一個例子。
我在中國工作的時候,始終秉持「愛黨愛國」的原則,甚至連中國的國歌都唱得比台灣國歌好。
當時,高階幹部都住在廠區外的獨立宿舍,拉了一條很快的網路。有天一位公安兩位武警,還有電信人員一起來敲門,說要帶住戶去「局裡解釋一下」。還好宿舍阿姨很回答的超聰明,說:「這裡住的是台灣老闆。」事情才不了了之。
後來才發現,是陸幹們翻牆上境外網站,批評政府、討論社會問題,還瀏覽了大量的「反賊」內容,因加密和隱私保護沒做好,就被網路警察發現。
這件事過後,我除了重申愛黨愛國之外,還教他們如何使用 VPN、TOR、加密技術隱藏身份,之後才沒再發生過類似問題。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即使沒有刻意傳播任何「反賊」思想,但外國人的影響力不可忽視。相處久了,中國人也可能會開始發現中共的問題,最終走向反賊這條路。
洋人湧入小紅書

- 新增用戶比例仍小
- 新用戶批評主流
- 翻譯不足言論審查
- 美式批判對中衝擊大
- 築牆防外部聲音
最近這一週,小紅書湧入了 70 萬的英文用戶。對比 TikTok 在美國的 1.7 億用戶、以及可能 7 億的中國小紅書用戶,這數字其實很小。
但這次進來的美國人不太一樣。這群人比較喜歡批評主流、唱反調。他們很快發現小紅書有言論審查,圖片、影片、文章可能被限流或下架,他們已經開始批評言論不自由了,
這群人在小紅書上,即使只罵美國、批評美國內政,卻可能讓中國人開始對比自己的社會,發現更多弊病。這種美式批判精神,可能會對中國的言論生態,造成更大的衝擊。
築牆有時候不只是為了防止人出去,也是在防止外來的聲音進來,攪亂皇城內部的秩序,小紅書這次算是引狼入室。
TikTok不一定關

- 社會矛盾才是關鍵
- 透過炒作議題分裂美國
- 引導美國內部對立
- TikTok近期內持續運營
- 小紅書宣揚認同中國
如果我是美國的敵人,我的重點絕對不會放在商業利益上,因為賺來賺去都是美金,美國要整誰都輕而易舉。
但對於一個習慣階級鬥爭的政黨來說,真正有價值的策略,是製造敵人社會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撕裂他們的社會價值和共識。
如果是我掌權的話,不會賣掉 TikTok,反而會讓它繼續運營。透過 TikTok,不斷地炒作議題,針對特定的美國用戶傳遞「美國政府正在迫害言論自由」的思想,進一步激化美國內部的對立。
同時,對湧入小紅書的美國人,會營造一個小圈圈,讓他們沉浸在中國文化的美好,和社會的和平穩定中,但又隔絕中國人接觸這些美國的「好聲音」。
所以在 TikTok 被限制的這個節骨眼上,我大膽預言:至少在近期內,TikTok 不會選擇停業或出售,反而會繼續透過炒作相關議題,試圖撕裂美國的社會和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