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巨額投資 台灣終將主導美國高科技 20250304,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達 1650 億,成為美國史上最大外資投資案。美國視其為國家安全議題,人才短缺導致美國長期依賴台積電,台積電則利用美方資源擴大全球佈局。亞利桑那廠區更將形成「科技版台灣」,強化台積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

台積電巨額投資 台灣終將主導美國高科技 影片
台積電宣布要巨額投資美國
而今天早上我就看到
一堆人在寫說台灣死定了
還有那些媒體在說完蛋了
氣到我!!
今天一早除了玩股票之外
趕快來趕這一篇
這次我就來提一下
那就是台積電的巨額投資
會讓台灣最終將會主導美國
以及全世界的高科技
對了~我是亞瑟我有三高
每個禮拜一到每個禮拜五
我都會分析學大的點點滴滴
那今天我就來打臉那些
唱衰台灣的人
台積電短空長多

- 短空極短快速回彈
- 美國依賴台積電
- 全球佈局不是外移
- 資本菁英早看懂趨勢
- 台灣是擴張不是掏空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8584757
今天早上看社群媒體,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唱衰台灣,什麼「台灣完蛋了」、「國力被掏空」、「未來半導體會被美國吸走」,這些聲音真的讓人無言。有些人甚至是高知識份子,但坦白說,他們連最基本的產業邏輯都沒搞懂。
台積電加碼美國投資,這根本是個短空、長多的格局,這種趨勢原本就存在,只是現在被川普的政策推了一把,進度稍微加快了一點而已。即使沒有川普,美國的半導體策略遲早都會要求台積電加大在美國的投資,這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因為真正的關鍵點是:美國需要台積電,而不是台積電需要美國!
原本以為這次的短空會持續幾天,讓沒想到市場的反應比想像中還要,一早開低但很快就止穩,接著迎來一波漂亮的V轉。雖然散戶會緊張,雖然有些KOL在那邊窮擔心,但真正的菁英,掌握資本的人根本就不擔心。
如果我們這些普通人總是比菁英們慢一步,是不是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賺錢?不行,絕對不能這樣!我們要跟上趨勢,搞清楚這場全球佈局的本質,讓大家看清楚,這不是「台灣被掏空」,而是台灣準備稱霸全球!
1000億投資美國

- 最大外資單筆投資案
- 白宮視為國安問題
- 台積電成美半導體核心
- 美本土企業恐被擠壓
- 美國更依賴台積電
台積電宣布再加碼 1,000 億美元投資,讓美國投資總額來到 1,650 億美元,這是美國史上最大單筆外國直接投資案。影響之大,讓川普親自站台,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同框宣布,展現美方的高度重視。
這筆投資的意義很明確:美國不只是希望台積電來,而是「台積電必須來」。白宮官方新聞稿直接強調,這已經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國家安全問題,因為美國不能再接受先進晶片供應被台灣壟斷。這筆投資,基本上就是美國確保科技霸權與美元霸權的最後一步。
華爾街對這筆投資表示樂觀,認為這能強化美國供應鏈。但有趣的是,美國本土企業開始擔憂,台積電進駐後,反而會擠壓 Intel 和 GlobalFoundries 的生存空間,導致美國自己的半導體企業進一步被邊緣化。
換句話說,美國想靠台積電強化半導體產業,但結果可能是美國更依賴台積電,而不是台積電更依賴美國。
投資規模與產業

- 總投資1650億美元
- 三座晶圓廠產能10萬片
- 兩座封裝廠供AI晶片
- 研發中心專攻2奈米
- 亞利桑那原規劃六廠
https://www.reuters.com/breakingviews/tsmcs-100-bln-gamble-jeopardises-taiwan-first-2025-03-04
這次台積電除了已確定的 650 億美元,再加碼 1,000 億美元,擴大美國廠的生產與研發規模。
1,000 億美元主要是三座新的晶圓廠,預計 2028 年全面運作,月產能約 10 萬片,主攻 3 奈米製程;另外還有兩座先進封裝廠,負責 AI 晶片封裝;再來還有 一座研發中心,主攻 2 奈米及更先進的技術。
工廠的位置依然是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占地 1,100 英畝,這是美國目前最大的半導體建設案。但這塊地從一開始就規劃能蓋 6 座晶圓廠,這次宣布三座新廠並不是新的決策,而是美方推動下,提前公開的計畫。
所以這次的擴廠,應該是是原本長期規劃中的一部分。只是這一次川普需要面子,所以才提前公布。換句話說,可能是美國更依賴台積電,而不是台積電更依賴美國。
半導體人才需求

- 預計達外派8000人
- 美國人才短缺需支持
- 長期仰賴台積電自動化
- 人才缺口無法短期補足
- 美國依賴台積電運營
https://uk.finance.yahoo.com/news/tsmc-announces-100-bn-investment-014753422.html
台積電在美國大建廠,很多人擔心這是不是掏空台灣的技術人才,但這根本不是「人才外流」,而是台灣人才的重新配置。
台積電計劃再派 5~8000 名員工,主要是製程工程師和管理階層。但這個數字根本不多,因為過去 10 年,中國撤回台灣的半導體人才超過 3 萬人,每年也還在持續培養新的人才,人才需求雖然大但沒有失衡。
那美國能靠自己補足人才嗎?短期甚至長期來看,都不行。美國的半導體工程師,本來就嚴重不足,大力蓋廠讓人才更趕不上需求,最終還是要高度依賴台灣人才,以及靠台積電的自動化生產來補足人力缺口。
台積電的每座晶圓廠平均只需一千多人,封裝廠稍多,但也只有兩千多人。從台灣派員過去,等於是用少量人力,掌控美國半導體市場,這不是人才外流,而是美國需要台積電撐起產業。
台灣持續壟斷

- 美產能10萬台400萬
- 美市佔率17%台60%
- 技術仍由台積電掌控
- 全球供應鏈仍靠台灣
- 是擴張不是失去優勢
https://technews.tw/2025/03/03/the-trouble-with-magas-chipmaking-dreams/
很多人擔心台灣競爭力降低,但美國即使砸了這麼多錢,產能還是追不上台灣。這次新建的三座晶圓廠,預計 2028 年全面運作,總月產能只有 10 萬片。對比台灣,現在每個月就能生產 400 萬片。
根據預測,美國的先進晶圓代工市占率,未來將從 12% 提升到 17%,看起來增加不少,但還是遠遠低於台灣的 60% 以上。雖然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製造國,但讓他成為亞軍的,還是台灣技術以及人才。
這對台積電有影響嗎?其實這只是讓台積電的全球佈局,稍微分散一點,但主導權仍然在台灣。因為就算美國擴大產能,技術、供應鏈、人才還是得靠台積電,這點不會改變。
所以,這不是「台灣被掏空」,而是台積電全球布局的一部分,同樣的方式也可以運用在日本與歐洲。台灣仍然是全球半導體的中心,美國則是其中一個戰略據點。
半導體猶太模式

- 美國複製猶太模式
- 川普不願台灣壟斷
- 美本土仍追不上台積電
- 資源變成擴張籌碼
- 台積電反而更強
https://apnews.com/article/trump-tsmc-chip-manufacturing-tariffs-42980704ffca62e823182422ee4b7b83
美國大力推動半導體回流,但這並不是「美國的自主發展」,只是換個方式依賴台積電。
美國的做法,更像是在半導體產業複製猶太模式,也就是確保關鍵技術掌握在盟國企業手中,但不是真的本土發展。這就像美國過去扶持以色列科技產業,或更早以前透過華爾街金融勢力,掌控全球經濟的模式。
川普當然不希望台灣完全掌控全球供應鏈,但即使有政府補助,美國本土企業短期內,根本不可能追上台積電。所以這次的投資,本質上就是台積電來協助,支撐美國半導體產業,但真正的控制權,還是落在台積電手上。
換句話說,這次的巨額投資,不是台積電被美國綁住,而是台積電成功利用美國政府的機會,來強化自己的全球布局。這才是這場賽局的真正關鍵。
世界的台積電

- 股東70%為國際資本
- 美基金掌控主導權
- 全球擴張非本土企業
- 佈局日本歐洲半導體
- 台積電才是產業主導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SMC
很多人談到台積電,總是把它當成「台灣的護國神山」,但實際上,台積電是一家國際企業,而不是單純的本土公司。
首先,台積電的股東結構早已全球化,70% 以上的股權掌握在國際資本手中,其中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先鋒集團(Vanguard)。雖然管理層仍以台灣為核心,但台積電的投資決策,不是只圍繞台灣本地利益。
這次大舉投資美國,是這間世界級的企業,正在執行它的全球擴張戰略。不只在美國,同時也在日本歐洲建立廠區,目的就是要讓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都必須依賴台積電。
所以,與其說台灣控制台積電,不如說台積電正在利用,台灣的供應鏈與人才,擴展自己的全球版圖。它的真正角色,已經不只是台灣的產業龍頭,而是全球科技霸權競爭中的關鍵棋手。
台灣科技特區

- 台積電輸出產業文化
- 亞利桑那變科技台灣
- 供應鏈完整移植美國
- 影響力超出美方預期
- 台灣科技版圖一部分
https://technews.tw/2024/12/30/little-taipei-appears-in-white-business-district-in-arizona/
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當然不會變成美國企業,因為它帶去的不是只有技術,還有整套產業文化與生活圈,最終,亞利桑那將形成一個科技版的「台灣特區」。
這不是第一次發生這種事。台灣企業在海外建廠,總是會把台灣的生活模式一起帶過去,像過去的蘇州、深圳、甚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科技園區,只要有台灣工程師的地方,自然會形成一個台灣圈,這次的亞利桑那當然也不例外。
隨著相關產業的大量工程師派駐美國,當地一定會出現我們熟悉的台式便當店、手搖飲店、台灣超市、補習班,甚至可能出現台灣企業聚集的「小新竹」。這些不只是生活習慣,而是產業鏈的一部分,代表台灣供應鏈的延伸。
這才是台積電真正的影響力。但實際上是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複製一個科技版的台灣。這場 1,000 多億美元的交易,最終不是美國拿走了台積電,而是台積電在美國建造,一座屬於台灣的科技飛地,這將成為台灣科技版圖的一部分。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
有任何想討論的歡迎留言
我們好好來討論
最後還是祝各位在股市裡面能夠賺到錢
感謝各位~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