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回到萬維鋼《拐點》的章節解說,重新審視AGI逐漸接管社會後,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與變化。同時結合另一篇OpenAI Sam Altman《Planning for AGI and Beyond》,我會舉一些實例,來支持或挑戰他們的想法。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影片

AI接管後的憂患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 拐點第二章第四節
  • AGI逐步接管的社會
  • OpenAI Sam Altman
  • Planning for AGI and Beyond
  • 融合介紹並提出反饋

https://openai.com/index/planning-for-agi-and-beyond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內容,回到萬維鋼老師的書《拐點》第二章第四節,這一章節讓我們重新審視AGI,通用人工智慧逐漸接管社會後,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與變化。

書中強調,AGI已經不再只是科幻小說,而是一項逐漸逼近現實的技術,有些專家預測AGI可能在2025就會開始實現。這讓我們開始思考,當AI具備更高智慧、甚至可以掌控我們的社會結構時,究竟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事實上,這一章節是參考了另一篇由OpenAI CEO Sam Altman在2023年發表的文章《Planning for AGI and Beyond》。Altman在文章中強調要逐步推動技術的進步,以便給社會足夠的時間來適應。

然而,我也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因此藉由這個機會,融合《拐點》的內容和Altman的論述,探討AGI未來的可能發展。接著我會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支持或挑戰他們的想法,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AGI的影響。

AGI與社會適應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 AGI人工通用智慧
  • 將促進經濟與科學進步
  • 漸進有助於社會適應
  • 需時間調整經濟與監管
  • 亞瑟-應為分散AI系統

AGI,也就是人工通用智慧,過去也被稱為「強AI」。不同於目前看到的單一用途AI,AGI是一個可以處理多種任務的高智慧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一個AI可以處理所有的事務。

在書中提到,一旦AGI發展成熟,它將對我們的生活、工作、甚至經濟帶來巨大的提升,可以解決更多問題,並且推動科學的突破。

不過,這種巨大的變革需要一段適應期,讓社會逐步調整。OpenAI的立場是採用「漸進過渡」的方式,慢慢釋出技術,讓社會有時間消化它帶來的好處和挑戰,並對經濟和監管做出必要的調整,減少社會的衝擊。

但對於這些觀點,我有兩點不完全同意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政府不太可能允許,單一的AI系統掌控太多權力,未來幾年比較可能會出現分散式的AI系統。

舉個自動駕駛的例子,我們會讓每一台車分別運作,而不是讓城市裡的所有車,都由同一個AI系統駕駛控制,因為萬一這個AI出問題,整個城市可能會陷入癱瘓。

同樣的道理,即便未來有強大的AGI系統,我們也不會讓它,完全接管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是採取分散式的方式,以防一旦出錯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此外,我對AGI的時間也有一些懷疑。我不認為AGI能在2025年實現,這聽起來更像是商人畫大餅,AGI的真實實現可能需要20年或更長的時間。

Altman這樣說,無非是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持續投入資源支持AI的發展。但~ 人類不就是靠願景,一步步實現夢想的嗎!

依賴風險與透明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 AI依賴削弱人類自主
  • 缺乏解釋可能影響公平
  • 須兼顧透明與安全
  • 保障社會理解AI決策
  • 亞瑟-老婆信用卡沒過

隨著AI技術的進步,我們可能會越來越依賴它的決策,甚至對AI的判斷產生無條件的信任。但這樣的依賴會不會,讓我們失去對事情的判斷力?

久而久之,我們會不會把AI的判斷視為「命運」?或者無條件的真理?,導致人類的自主性大幅下降?而且,很多時候人類也無法理解AI的判斷依據,這會影響到對公平和透明的認知。

OpenAI特別強調透明性,希望讓大眾理解AI是如何做決策的,這樣才能保障社會的基本權利和公平原則。

不過我認為AI霸權,或許已經敲敲開始,舉我老婆的例子:她最近想辦一張信用卡,結果莫名其妙被拒絕了。她有美國運通白金卡、有房子股票和現金流,也多家銀行的VIP,卻被某家銀行的辦卡系統直接拒絕。最後她只能無奈地說:「好吧,AI說不行就不行吧。」

但如果是傳統人工審核,一定打電話去找銀行客服,甚至要求主管說明原因。但現在是AI說了算,銀行的回應就是「這是AI系統的決定」。

這種情況下,AI的決策不透明,我們也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無法理解AI決策的現象,不就是盲目信賴AI,帶來更大的風險與不透明嗎?OpenAI所提的透明性,在我看來,更多是為了安撫大眾的疑慮,但這樣的風險其實已經正在逐漸發生。

新權威與道德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 AI可能成為社會新權威
  • 可能視AI為道德仲裁者
  • 避免壟斷與權力集中
  • 確保技術符合公眾利益
  • 亞瑟-全自動駕駛技術

人工通用智慧的發展,帶來的不僅是科技上的進步,還有可能出現更深層的社會影響,它可能成為新的權威,甚至是道德的仲裁者。

隨著AI在各領域取得優勢,人們可能會逐漸將它視為最高智慧、最公正的判斷力,甚至把它的決策當作真理。書中提到,這讓人聯想到中世紀的教會,當時人們依賴神職人員,來指導生活和道德判斷。

為了防止AGI成為類似的新教會,OpenAI主張必須防止技術被少數公司壟斷,確保技術能夠公平共享,符合社會利益,避免AI成為不透明的權力結構。

然而,這個「新權威」的趨勢,正是從人類對AI的依賴開始的。舉一個全自動駕駛的例子來說,如果車禍發生,不管是我的車撞到別人,還是別人的車撞到我,都與我無關,因為這都是AI的決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AI決策成為馬路上的「真理」, 因為普遍會認為AI開車一定不會錯,接著就會開始配合AI的判斷來行動,甚至會出現「人必須配合AI使用道路」,否則錯就在人。

這樣一來,不就是把原本人類的判斷與仲裁,逐步交給了AI嗎?而這只是在交通上的一個例子,未來在投資、司法審判、合約簽訂,甚至醫療、教育等領域,都可能逐步交由AI判斷,這樣AI就慢慢的成為,人們眼中的最高智慧、新的權威和道德標準。

社會轉型與重塑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 AGI帶來啟蒙運動轉型
  • 技術進步加速社會變化
  • 挑戰社會結構與價值觀
  • 人類重新思考自我定位
  • 亞瑟-輔助駕駛改變習慣

書中指出,AGI的出現可能會引發一場快速的社會變革,甚至超越啟蒙運動或工業革命的影響。而這一次的變化速度可能更快,意味著我們的社會結構、價值觀,甚至對自己的理解都可能因此而徹底改變。

AI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的角色與價值,這個時代也會需要一套新的哲學框架,幫助我們在AGI時代裡找到自己的人類定位。當然,這樣的變革有好有壞,有人會受益,也會有人因適應不了而受到影響,所以需要更審慎地面對。

許多人可能沒有特別的感受,但我分享一個親身的例子。

大約六年前,我買了一台配備Level 2輔助駕駛的車。這台車的輔助系統不僅在自動駕駛時才啟動,它在任何時候都會運行。超速的時候、跟車太近的時候、不小心壓線或轉彎時後方有車,它都會警示干預、甚至煞車或控制方向。

剛開這台車時,我算是一個比較莽撞的駕駛,沒有發生大事故,但開車風格比較大膽,這車卻不斷提醒我、干擾我,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教育」我。

經過幾年,現在的幾乎不再聽到那些警報聲了。換句話說,在AI的指導下,我變成一個更謹慎的駕駛,開車時遵守速限、保持安全距離、不壓線,轉彎打燈,停車時確保不碰到其他車輛。AI在無形中已經重塑了我的駕駛行為,這就是AI對我們行為的影響。

這樣的改變可能帶來很多好處,但也有可能有人無法跟上而被淘汰,例如自動駕駛時代,沒有自駕車又開車莽撞的人,是不是要被罰單罰到爆炸?此刻我們是否真的準備好,迎接AGI帶來的新社會變革了呢?

全球對話與治理

社會 被AI接管後的憂患 20241101
  • 全球協作保障公平性
  • 政府與機構需共同參與
  • 訂定邊界與分配機制
  • 應對AGI時代的哲學
  • 亞瑟-左派別瞎扯

在書中和OpenAI的文章裡面,談到AGI發展需要全球範圍的協作,確保這項技術能夠真正地公平運用。因此,這個技術不應該由某些國家或公司壟斷,應該讓各國政府、主要機構、大型科技公司和公眾都來參與,共同討論AGI技術的使用邊界和利益分配方式,實現更廣泛的共享。

OpenAI認為需要新的哲學基礎,讓人類在AGI影響下仍然能夠保有主導地位,並確保技術能夠長遠地,服務於全人類的利益。

但說實在的,這些「全球對話」的想法我只當作左派的瞎扯。事實上AGI的投資,從一開始就掌控在少數大型公司手上,技術也會牢牢地被他們掌握,他們不可能真的分享這些成果。

OpenAI現在是最不開放的公司之一,而反而是Meta在開源上做得最多。即便他們願意分享,大多數國家或公司也沒有能力,投資這類龐大的伺服器和設備,所以最終技術還是回到這些科技巨頭上。

未來人類的主導地位,會被這些技術逐步侵蝕。但這種「交出主導權」的過程未必是讓人難過的,就像自動駕駛一樣,我是心甘情願被輔助系統「教育」的。如果未來有全自動駕駛,我也樂意把駕駛權交給AI,因為AI接管後發生的事故,那就不再是我的責任。

這樣的心態未來會出現在許多領域,像是醫療、投資、教育等等。我們將更廣泛地依賴AI,而「人類主導地位」這個概念將越來越模糊。

我認為未來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而這些衝擊是現在無法理解的。就像2019年以前,沒有人會預料到COVID-19,會給世界帶來這麼大的變化。對於未來最好的準備,就是要準備接受未知的震盪。

最後的結論就是,左派別瞎扯,別再說那些安撫大眾的蠢話,我們邊走邊修正就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